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偏执太子是我前夫[重生]在线阅读 - 第294页

第294页

    闻言,清邈道长先是一愣,继而挑了挑眉。

    诚然,便是眼前这位帝王想要用幼童之血启动阵法,他清邈就算是死也不会应下。

    一甲子前,青衡教遭各道宗联手绞杀,道青衡教所研之法乃祸乱人心的妖法,非真正的大道。

    师尊以己身做阵,生生为他们师兄弟二人撕出了一条生路。

    师弟清平自此性情大变,钻研术法亦是爱剑走偏锋,不辩正邪,只功利地追求结果。他们师兄弟二人相互扶持走了数十年,却最终还是走上了分道扬镳之路。

    清平先是助京中几位贵人改运,之后又借着这些贵人去了东宫,给启元太子讲道,一步步成为启元太子最信重的人。

    清邈知晓师弟想要作甚,不外乎是想要重振青衡教,叫所有道宗瞧清楚,他们青衡教所追寻的亦是昭昭大道。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

    凭何他们认定那时光回溯之道不是大道,而是妖法?

    清邈心知师弟想要借着启元太子证道,只他的路走偏了。

    想要行逆天之事,怎可不付出代价?清邈道人笑道:陛下不用旁人的命,难不成用陛下自己的命?

    清邈大人摇了摇手里的蒲扇,陛下虽贵为天下之主,命格尊贵,但只用陛下的命却是不够的。

    顾长晋淡声道:在道长追求的大道里,一个人除了命,还能有什么可交换的东西?

    清邈道人摇蒲扇的手微微一顿,陛下当真什么都愿意换?

    顾长晋唔了声,但凡朕有,皆可换。

    清邈道人放下手里的蒲扇。

    眼前的男子眉眼清正而坚毅,双目清明。都说君无戏言,方才那话,他是认真的。

    老道士难得地起了一丝好奇,这样一个天下至尊,他还有甚不满足的?

    陛下可想清楚了?清邈道人缓缓正了脸色:你乃明君之相,只要立下千秋伟业,凭你今生积下的功德,来生你依旧会成为这世间最尊贵的人,一生顺遂、妻儿美满。只你若真要行那逆天之法,你大抵连转世的机会都不会有。

    只凭借一人之力便想要逆转时空,简直是痴人说梦。

    除非那人身负大功德,甘愿用他的生生世世换。

    便是如此,也未必能换得来。

    顾长晋不在乎来生。

    若有人问他,相信来世吗?相信人可以死而复生吗?相信时光可以回溯吗?

    从前的顾长晋定要说不信的。

    他惯来是个理智的人,不信神佛,也不信因果。

    可眼前这道人的话到底让他生了一丝希望。

    这样的希望,是因着她。

    因着她,好似所有难以相信的事他都愿意去相信。

    譬如死而复生。

    譬如时光回溯。

    他知道他这是疯魔了。

    可如今的他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

    若当真有来生,便他成了世间最尊贵的人,他却不再是顾允直,而她,也不会是容昭昭。

    这样的来生要来何用?

    他只想要这一世,要有顾允直与容昭昭的这一世。

    朕要如何做?

    清邈道人默然几息。

    从前启元太子离阵成只差最后一步。清邈道人缓缓抬眼,若要阵成,需用龙气做阵眼。陛下可知,这世间龙气最盛之处在哪里?

    是您这一身血rou啊,陛下。

    清平要启元太子以只余下一口气的建德帝做阵眼,启元太子敢残害无辜幼童,却不敢弑父。

    走到最后关头,他怯了。

    须发俱白的老道士垂眸望着手里的蒲扇。

    这蒲扇乃青衡教掌门的信物。

    天机不可泄露。

    历任掌门若是能窥破一丝天道,这蒲扇便会裂出一缝,以挡天怒。

    若这阵法当真能成,那他们青衡教数百年来追求的大道便是存在的。

    想来这蒲扇上头又会多添一道裂痕。

    清邈道人握着扇柄的手轻颤了下。

    他,何尝不想同清平一样证道?

    也就在这时,高坐在龙案之后的男人,平静无波地应了一声

    好。

    虚无缥缈的来世,他可以舍。

    建下千秋伟业的功德,他可以舍。

    他的命,还有他这一身血rou,他也可以舍。

    凡他顾长晋有的,都可以舍。

    乾清宫内殿的这一番对话,除了顾长晋与清邈道人,这世间再无人知晓。

    清邈道人被送回了龙阴山,回到了那个破破烂烂的青岩观。而青岩观外,一队来自皇城的暗卫不分昼夜地守在那片密林里。

    往后的许多年,清邈道人时常听起旁人对元昭帝的称颂。

    说他励精图治,雄韬武略。

    说他爱民如子,盖如天、容若地。

    说他乃大胤建朝以来,最贤明的君王。

    在他治下,社稷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民间的百姓们每逢皇帝千秋,总要自发地在屋中为他烧香祈福,一盏盏长明灯、长生灯被供奉在了无数寺庙里。

    四十年后,青岩观那扇破旧的木门被推开。

    面容冷峻,龙威日隆的皇帝抱着一个墨玉坛从外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