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穿到古代搞基建在线阅读 - 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32节

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32节

    张德喜本来不想说的,见陈善吾执迷不悟,笑了:“陈妃娘娘,莫要把圣上当傻子。”

    陈善吾一时顿住。

    “您做的那几道菜究竟能不能吃,圣上心里一清二楚。大婚后不久您就露了马脚,您还不知道吗?”

    陈善吾如遭雷劈。

    “您以为陈太妃为何会折腾您?”

    陈善吾口中发干,想起自己在萧瑾面前抱怨时,萧瑾一直让她忍让,让她孝顺陈太妃。

    原来……陈太妃处处针对于她,本就是萧瑾授意的?

    张德喜双眉一挑:“想明白了?”

    陈善吾脑子仍然很乱。这么说来,大婚不久萧瑾就怀疑她了?那是为什么一直隐忍不发?还有出征之前他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若是他早知道自己与安王的关系,那番话便是妥妥的挑拨离间!

    张德喜像是看出了她的疑问一样,好心解释一句:“圣上说,若是您问及出征之前的那桩事儿的话,告诉您也无妨,那不过就是他闲着无聊,想看看你们俩是否真的情比金坚。不过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陈善吾连连后退,直到撞到了桌角吃痛,方才停下。

    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安王呢?”陈善吾又追问。

    张德喜摇摇头:“事到如今您还想着他?我要是您,该担心的是陈国公府。国公爷可没犯过事儿,可摊上您这么一个姑娘,这回真是自身难保喽。”

    陈善吾陷入一片怔忪。

    对了,国公府,她竟然没想到国公府。

    “国公府怎么了?他们什么都没做,不行,我得去见陛下。”

    “您好自为之吧。”张德喜复又摇头,没管已经开始自说自话的陈善吾,直接领着他已经出去了。

    与此同时,相同的事情在宫外其他几家继续上演。

    涉及谋反一事,该有的搜查总是不可少的。

    但着搜着搜着,却搜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安王府少了一个人!

    审问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侍卫长,结果他们找遍了京城也没找到。

    冯慨之与张崇明得知此事之后,立马进宫禀报萧瑾。

    这节骨眼上少了一个人,还找不到,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若是他们今晚上还找不到的话,只怕那个人早已溜出京城前去襄阳府搬救兵了。

    襄阳府那么多的军队,直接攻上京城来的话,也棘手的很。

    萧瑾心乱如焚。

    这些人若真过来,肯定是为了救萧元涣的。萧元涣究竟有没有谋反,光靠着那两封信肯定是不成的。可是说那些人有所提防,他们还怎么把银甲塞去府中,怎么彻查此事?

    一旦那些人攻过来,京城当真守得住吗?

    张崇明沉思良久,忽然道:“圣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萧瑾心里一震。

    他要不,直接杀了萧元涣?

    可杀了他……他还没有杀过人。

    萧瑾迟疑,也不知过去了多久,他才停止挣扎,再次睁开了眼睛,目光坚定,语调平稳:“传令下去,安王谋反作乱,有京城安王府搜出的银甲为证。今夜便让人直接斩首,割下安王头颅,悬于临安城门三日,以儆效尤。”

    张崇明欣慰地笑了一下,不甚明显。

    这些人若是真想攻过来,纯粹是为了救安王。可若安王死透了,死得明明白白,甚至连头颅都悬挂在城墙上,那襄阳城的士兵才会知道,败局已定。

    这无谓的牺牲,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作者有话说:

    来了来了。

    每天都会更新的,顶多迟一些_(:3」∠)_

    第36章 首级 ◇

    ◎杀鸡儆猴的威力◎

    萧瑾一声令下, 当天晚上,萧元涣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没了。

    生前何等风光,何等显赫, 到死时身边也不过寥寥几个侍卫。

    萧元涣到死之前都没想到, 萧瑾竟然真的这么狠心,也不敢置信自己就这么轻易地死了!

    他筹划了这么多年,从萧瑾十岁起便开始拉拢朝臣, 去了襄阳之后又精心布局,甚至还拉拢到李廷芳, 又让陈善吾成功当上了太子妃。

    一切都如他计算一般顺利,萧元涣以为,只要再给他一次机会, 他就能取而代之,登上皇帝的宝座。这皇帝本就是能者居之, 萧瑾能当,为何他不能当?他也是嫡子,他比先帝有头脑,比萧瑾有胆量, 他才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人!

    可谁知道, 他所计划的这一切都被人打破了。

    萧元涣到死都睁着眼睛, 死不瞑目。

    最让他想不通是萧瑾为何会真敢动手?他是看着“萧瑾”长大的,知道这是个多心软的人, 且生平最看重的便是骨rou亲情。也正因为如此, 他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萧元涣心中这个疑问到死也没有谁给他解答, 他更不知, 他惦记着的那个心软的侄子, 上辈子正是死在他手上, 这辈子却已经早早地换了一个人。

    萧瑾心软,但他不傻。该杀的人他是不会留下的。

    只是下令杀人之后,萧瑾心里也有些难以接受,甚至好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面对自己。他从来不是心狠手辣的人,这还是他平生第一次下令杀人。这次跟驻守临淮关又不同,对着齐军的时候,萧瑾他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心理压力。而眼下,他杀的是夏国人,更是原生的亲叔叔。最重要的是,这是他下的令。

    他杀了人,这毋庸置疑。萧瑾无法容忍的是,自己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和这个时代融为一体,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封建帝王。他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变成这样。

    正满腹愁苦,刑部尚书卢扬踏着月色,进了福宁殿,找到了正在面壁的萧瑾。

    萧瑾见了他便知道,萧元涣死了。

    人就是卢扬看着死的。

    萧瑾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如此反复两次,好一会去才声音暗哑地问了一句:“他走的时候,可说了些什么?”

    卢扬迟疑了。

    “但说无妨。”

    卢扬瞅了瞅萧瑾,这才道:“安王先是说自己无辜,还道这一切的主谋都是张丞相,是他们故意捏造伪证诬陷自己,为的就是挑拨您跟他之间的关系。他是您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安王质问您为何信一个外人都不信他?”

    萧瑾冷笑不止。死前还不忘挑拨离间,真是白同情他了,他又问:“还说了些什么?一道说来。”

    “安王还说,他与先皇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是您的亲叔叔。这血缘关系是断不了的,你若是真杀了他,百年之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先皇?”

    萧瑾木着脸:“还有呢?”

    “没了。”卢扬言简意赅。

    “没了?”

    卢扬肯定地点了点头。

    其实应该是有的,但是没等萧元涣说完,卢扬就手起刀落,砍下了他的脑袋。

    卢扬想的也有他的道理。他跟萧元涣是没什么仇,但他忠于先皇,自然看不上萧元涣这等犯上作乱的逆贼。既然圣上都已经下令砍头了,那他也实在不必听安王的那些废话。万一说话的时候出了变故反而得不偿失了,还不如直接一刀砍掉。

    头都没了,还怎么说?

    至于安王会不会死不瞑目,那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卢扬对着后面招了招手,便有侍卫将一个盒子递上来,送到萧瑾跟前。

    萧瑾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这是……”

    卢扬点了点头,反道:“还请圣上过目。”

    萧瑾干呕了两下,赶紧抬手:“拿出去拿出去,朕不看了!”

    他又没有受虐倾向,怎么可能看这个?下令杀掉萧元涣对萧瑾来说已是非常不易,如今还要他看首级,萧瑾是万万做不到的。

    因为这些事,萧瑾一晚上都没睡好。其实也不只是因为杀了人,还因为襄阳那边的变故。萧元涣手底下忠心耿耿的人不在京城,在襄阳。

    他此次回京只带了一队侍卫。那些侍卫都被王从武的人给捉住了,但是最让人头疼的那些还没过来。

    这还不是最要紧,最要紧的是,襄阳城还有一个世子。萧瑾生怕这些人为了萧元涣魔障了,直接拥立这个小世子为帝,然后割据一方。那可是三十万万的兵力,若是群龙无主在好处理,可若是有了新主有了凝聚力,想要消灭谈何容易?

    越想越头疼,越头疼病越睡不着。只是这一夜,像他这样担惊受怕,睡不着的人可多了去了。

    待到第二日,京城百姓看到城内外头悬挂的首级,更是吓得都跑过来看热闹。

    真是又害怕,又舍不得不看热闹,一边观望还一边讨论。

    东城门外头贴着一张纸,那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此人是谁,所犯何罪,缘何被挂在城墙上。一般百姓不识字,可总有识字的人替他们念?一传十十传百,不过短短一上午时间,京城百姓便都传遍了:安王谋反失败,还被斩首示众。

    百姓们议论纷纷:

    “这好像是圣上的亲叔叔吧,这也能杀?”

    “谋反可是死罪,没看到圣旨上写了:证据确凿,如何不能杀?”

    “唉……年纪轻轻,怎么就想不开要谋反呢?”

    “多半还是年轻惹的祸。年轻人,血气方刚,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这不,转眼就没命了,确实怪可惜的。”

    如此这般议论此起彼伏,百姓们大多都是感叹安王想不通,却没有多少人觉得萧瑾杀人有什么不对。毕竟,他们这位新皇可是带领了他们打了一场光彩的胜仗。多少年了,他们都没打过这种富裕仗,一下子收复了五个州!

    安王跟圣上比起来,到底差远了。

    这般不中用还想谋反,还失败了!他不死,谁死?

    不同于京城中百姓,朝中百官对此噤若寒蝉。

    萧瑾这一手直接让他们头皮发麻,万分后怕。尤其是那些之前替安王还有李廷芳求情的,得知安王首级被挂在城墙上之后,便觉得自己的脑袋快要保不住了。

    谁能想到圣上竟然真的敢杀呀。这当断则断的狠劲儿,竟不像是他们圣上的手笔,反而像是张丞相。

    不过张丞相这回也莫名其妙的。他不是跟一向圣上最不对付么,怎么刚从外面出去了一趟,回来就这么怂了?李廷芳都要造反了,结果他却被诏安了,你说这事儿扯不扯?

    所有人里头,怕也只有陈国公对此拍手叫好了。

    他跟李廷芳关得不远,抬头就能看到彼此。当日安王被砍头,陈国公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也是听到了些动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