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嫁了个秀才郎君在线阅读 - 第61页

第61页

    还好田里的水都没有多少了。

    “哎呀,泥鳅。”孟一宁下意识的一个空间刃过去,泥鳅断成了两截。“额。”孟一宁眨了眨眼,将断成两截的泥鳅给捡了出来。

    夏文泽笑了一下,把泥鳅拿过来放在一边的田埂上,“你要是喜欢吃,一会儿我们找找。”

    “你会捉泥鳅吗?”孟一宁有点怀疑的看着他,就他所知道的,夏文泽打小就已经在村子里学堂待着了,平日里可是很少见到他下田地干活的。

    会捉泥鳅?

    夏文泽跟他说道:“小时候也跟着大哥二哥去捉过泥鳅。”只不过每次大哥二哥偷摸带他出去玩了回来都会被他们娘骂一顿,说他的时间都是拿来看书的,不是跟他们一起淘的。

    想到以前,夏文泽眼里有些怀念。

    那会儿哥哥们虽然被娘给骂了,但还是会在他看书厌烦了的时候偷偷带他出去玩,上山里摘野果,掏鸟窝,下田里捉泥鳅鳝鱼等等。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两个哥哥都变了。

    夏文泽垂下眼睑,遮住了眼里的黯然。

    孟一宁出声打断他的情绪,“那我们一会儿就看看捉点回去?”他们这三块田都没有什么水,很好捉泥鳅跟鳝鱼。

    两人速度很快,一上午就挖出了两个田床。

    “两个够了,本来就没多少田。”孟一宁就着田里的那点水洗了下小腿上的泥,两个田床其实也不大,一亩田用不了太多的秧苗。“先回去吃午饭,下午出来捉泥鳅。”稻种暂时还不能撒在田床上,得去镇子上买点油布回来,不然撒在田床上的稻种容易被家禽鸟雀吃了不说,也不容易出苗。

    可惜这里没有地膜,只能选择油布了。不过索性他的那些稻种都有经过营养液跟木系晶核的浸泡,无需光合作用也能正常发芽,不然油布怕是不行。

    田里干活的人其实一直在注意孟一宁他们的动静,见到他们在田里挖个长块出来都有点莫名,还有人问了他们这是在干啥,都被孟一宁给搪塞过去了。

    跟土豆一样,还没出成果的事情,说了他们也不会信,说不定还得有人过来说他们糟蹋田地种子什么的。

    所以两人干脆也就不说了,先做了再说。

    中午孟一宁做了个土豆炖排骨,排骨是他空间里的。

    “没想到这个土豆会这么好吃。”夏文泽很少吃排骨,反而是一直在夹土豆吃。

    “这个还有很多的做法,有机会我都给你做一遍。”孟一宁给他夹了几块排骨,“你别一直吃土豆,也吃点排骨。”

    “土豆好吃。”夏文泽倒不是舍不得吃排骨,而是真的觉得土豆好吃。这个土豆完全吸收了汤汁的味道不说,吃起来糯糯的,味道特别好。

    孟一宁没想到他这么喜欢吃土豆,“早知道你这么爱吃,那天我就该给你做的。”上次他只是将要做种的土豆拿出来了,完全没想到做点土豆来吃。

    “现在也不迟。”夏文泽没再添饭,而是一直在吃土豆。“这个当成主食也是可以的。”

    “对。”孟一宁又吃了块排骨就放下了筷子。

    夏文泽将锅碗跟厨房收拾了,两人下午就拿着一个木桶去田里准备捉泥鳅。

    还没到他们田呢,就见到好几个人在围着他们的田,孟一宁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

    “宁哥儿泽小子。”其中一个大叔见到两人过来,便指着他们田里的两块田床问道:“你们这是干啥?”

    孟一宁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里的人看重田地,所以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说出来,倒是没想到反而更让人好奇了。

    在孟一宁要出声的时候,夏文泽赶在他之前开口了。“撒稻种。”

    大叔皱眉,“撒稻种?把稻种撒到这上面,不是擎等着被鸟雀啄了吗?”这两块长块块上面连点水都没有。春耕期间,家家户户都将家里的家禽看得紧,可不还有天上飞的吗?这样将稻种露到无遮无挡的泥上面,不就是给鸟雀吃的。哪里还能有苗子出来。

    “会买油布回来遮住。”夏文泽见他还要说什么,便出声截断他的话说道:“威叔,我在一本书上见到了一种别的种稻子的方法,因此想要试一试。”

    威叔姓夏,是夏氏族里的,一个祖宗,所以两人也得叫声叔叔。

    听到夏文泽这话,威叔皱眉想要训斥两句,但一想到对方的学识,只得放轻了声音道:“你俩这简直是胡闹。”新的种稻子的方法?这万一不成呢?

    边上几个大叔也是不赞同的看着两人,“这么好的上等田哪里能拿来随便试。”这可是上等田,好好侍弄,这一年可得出好几百斤粮食呢,哪里能就这么拿来随便试。

    夏文泽说道:“我看那书上面说,用那种方法能增加水稻的产量,所以就想试试。”

    闻言几个大叔双眼一亮,能增加水稻的产量?

    作者有话说:

    修改了一下关于油布的BUG。。

    第36章

    ▍现在则是想帮一帮对方。

    一亩上等田精心侍弄加上老天爷赏脸, 能得七百斤左右的水稻。但上等田又不是谁家都有,绝大部分家里都还是中等田跟下等田。这样的水田一年的产出就更少了。

    也不是没有老农想要增产,但再怎么精心侍弄, 也没有谁家过了八百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