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清穿同人]我和四爷互穿后在线阅读 - 第140页

第140页

    何况,早几年朕去拜祭朱元璋,当时就颁布了圣旨。以宽仁之心对朱家后人,召唤他们认祖归宗,给他们镇守明朝皇家陵墓的官职。此等仁政,是贯彻至今。”

    曹寅暗道,果然他猜对了。

    皇上是决意要办索额图,谁都不能阻挡了。有心人制造陈鹏年有异心的舆论也没用,怕是忘了一件事——康熙从来就不怕被逼迫。

    从鳌拜、三藩、噶尔丹等等,这些被斩草除根的人都曾经想要逼迫康熙就范。

    太子对皇上装可怜不一定有用,但是对他使用强硬手段一定没用,只会加速索额图的死亡。

    康熙又接着问,“老大哪几个最近在做什么?”

    曹寅如实回答,“直郡王与八贝勒最近和江南官员们吃了几顿饭,十贝子没跟着去。他也去吃饭了,是把各家有名的当地小吃都给尝了一个遍。至于,雍郡王与九阿哥……”

    曹寅顿了顿,他打听到两人在做的事情后也大为震惊。

    “说啊,老四与老九去干什么了?”

    康熙瞧着曹寅的表情,什么事叫人一言难尽呢?

    只听曹寅说到:“两人便装去松江府,买下一艘海船,然后把它给拆了。”

    康熙:?

    他觉得可能是太子办的事把他气出幻听来了。

    没听错吧,一个月不见而已,老四与老九居然开始有拆家的喜好了?!

    **

    **

    松江府,其下上海县城,正是康熙设立的四大海关之一的江海关所在地。

    有海关,当然就有进进出出的海船。

    海船肯定非常贵。

    一般情况下,海船主人不会对外出售,除非对方给的太多了。

    五月初,索额图被下狱。

    康熙让外臣调查此案,然后默许了皇子们去做点别的事,只要在江南范围内就行。

    武拂衣带上胤禛,低调地来了松江府。

    既然萌生出了去东瀛看看的想法,在获得皇上的出行批准之前,要尽早做好硬件准备。

    比如一艘足够安全的船只去哪里找?

    朝廷也许有船,但不拆开来亲眼瞧瞧船只内部构造,不动手自己开一番,真是不能放心的。

    不久,发现老九大摇大摆地跟来了。

    胤禟说是不想留在江宁,怕人在曹家坐,祸从天上来。

    他先去苏州见了吉旺财,解决了冒名顶替的误会。然后心里琢磨着不如去找四哥,说不定还有好玩的事。

    武拂衣想着胤禟来都来了就给他找点事做,也不能让他平白蹭吃蹭喝,问了他对海船有兴趣吗?

    胤禟回答不上来。

    虽与西洋人做生意,但皇子无诏不得离京,他没见过真正的海船实物。至多瞧过几幅画,也谈不上是否有兴趣。

    随即,就听四哥提议,既然都来了海边,走过路过也别错过,不如买一艘海船来玩玩。

    那就买!

    胤禟买了船,准备开始玩耍。

    但这种玩法和他想象的差距甚大。他以为是开船出去转一圈,没想到居然是把船给拆了。

    四哥还鼓励他,这船拆了才最能值回本钱,因为相信他能够造成更好的船。

    那就拆!

    一时间仿佛被打了鸡血上头。

    胤禟也不知道四哥怎么那么会说话,好似非常相信他这个九弟。

    只要现在两人拆了这一艘海船,将来一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造出世上最先进的海船来。

    于是,胤禔、胤禩在拉拢官员时,他们在拆船;胤礻我在胡吃海喝时,他们还是在拆船。

    一个月过去,胤禟瞧着一地堆积如山的零件,终于缓缓清醒回神。

    虽然他挺喜欢创造发明的,但没有搞过船。所谓的他能创造大清第一海船,真不是四哥画的大饼?

    最关键,这一地零件都是钱啊!

    他把白花花的银子给拆了。论败家,还是四哥厉害!

    武拂衣对胤禟和善地笑了笑,感谢九阿哥大方入股资助,她得以描绘详细海船构造图一份。咦?胤禟的神色不太对,像是清醒过来了,快点再罐一壶新迷汤。

    武拂衣笑着说,“九弟啊,你对东瀛感兴趣吗?”

    胤禟顿时僵住了。

    不是吧?上回四哥问他对海船是否感兴趣,然后就一起拆了一艘船。这一次呢?问他对东瀛是不是感兴趣。

    胤禟脱口而出,“四哥,难道你想把东瀛也给拆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根据袁枚的《随园诗话》,其中记载了陈鹏年的《重游虎丘》的诗二首,完整版如下。

    “雪艇松龛阅岁时,廿年踪迹鸟鱼知。春风再扫生公石,落照仍衔短薄祠。雨后万松全逻匝,云中双塔半迷离。夕佳亭上凭阑处,红叶空山绕梦思。”

    “尘鞅删余半晌闲,青鞋布袜也看山。离宫路出云霄上,法驾春留紫翠间。代谢已怜金气尽,再来偏笑石头顽。楝花风后游人歇,一任鸥盟数往还。”

    ——

    袁枚《随园诗话》、 陈康祺《郎潜纪闻》、徐珂《清稗类钞》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等等,都记载了陈鹏年的诗案。

    历史上,康熙四十八年陈鹏年得罪了上司,两江总督噶礼以这两首诗诬对其进行构陷,并其革职下狱。

    此事传入京城,康熙表明不予采信,说是“诗人讽咏,各有寄托,岂可有意罗织,以入人罪?”,随即否决噶礼对陈鹏年的处罚,并将陈调入京城编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