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书迷正在阅读:得不到反派就成为反派、[综漫同人]以警界吸血鬼之名卷死酒厂、帝庭春深、勇敢的师尊不惧表白、亚颜、小馡总真香打脸实录、皇叔[女尊]、清穿之四福晋不爱种田、为奴十年后她死遁了(高H)、将捡来的弟弟吃干抹净
等她带着两名武将推开议事厅大门时,郭嘉和荀彧已经开始讨论起长社的问题了。 她没和荀彧说皇甫嵩信上的内容,不过对方大概早就从她的表情上读出来了。 此时太阳已快落山,室内的油灯蜡烛却已经提早亮起来了,不用想都知道是荀彧让人点的。 长谈的架势都已做足,阿楚也不说废话了,她走到桌案边,将皇甫嵩的亲笔信轻轻拍在桌面上: “波才的十万黄巾已到长社城下,皇甫嵩自觉寡不敌众,决定闭门坚守,请我出兵助战。” 荀彧才刚刚劝她先观望观望,不要轻举妄动,后脚皇甫嵩的求援信就送到这里了,形势已经到这种地步了。 虽然早有准备,但听到阿楚说皇甫嵩“请我出兵助战”时,郭荀两人的脸色也不太好。 郭嘉的食指不自觉地在羽扇柄上叩了两下,在“嗒、嗒”的声响落地之后,才吐出三个字: “不合适。” 的确不合适。阿楚手上的人加起来才五千多,大多数都是新兵,战力绝对比不过皇甫嵩与朱儁手上七八千的精兵。她手上的士兵再翻个一倍打去长社,都未必敢直接波才的十万兵马。 典韦直白道:“五千人救八千人,要对十万的士兵,这要怎么打?上去也只让将士白白送死。” 高玥:“不去不行吗?” 阿楚这才开口,她摇摇头:“皇甫将军愿意收我已是不易,我若违命,兵败回到雒阳必有人责难,以为一切失误因我而起。” 这倒是真的。如果是其他人,还可以拿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搪塞,然而阿楚这“将”,为得实在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为了之后能继续做下去,她这一战是半点不能落人口实的。 “……如此一来,也只能靠出奇兵取胜了,”荀彧沉吟片刻,抬起头看向窗外,突然没头没尾地跳出来一句:“异人那日,把黄巾中的所有山匪都处决了吗?” 阿楚一愣,也转头去看窗外山头的落日。她盯着远处隐隐绰绰的三峰山回忆起来,说: “没有,我只杀了前排尤其猖狂的那些。 就算我想把流匪出身的黄巾都杀了,黄巾人数众多,一时也难以辨认。 “——文若是想出什么了吗?” 荀彧矜持地一点头,缓缓道: “如果我军扮作黄巾呢?” 第47章 阿楚:“扮作……?” 荀彧颔首:“扮作黄巾, 混入敌军,再与长社城内的士兵内外夹击。” 波才军十余万人,刨开“对外宣称”的水分外,再减去后勤补给的人数, 最少不过三万, 最多不过六万。在这个区间数里,她们几千人要混进去并不困难。 真正麻烦的是, 混进去之后, 到底要怎样的里应外合,才能将这么多人击溃呢? 阿楚沉吟:“阳翟有县兵可用, 留一千人守城足矣。 然而可调兵马再多不过四千,加上长社城内的士兵, 也不到波才军的一半。” 荀彧说“出奇制胜”, 倒不是什么“最优解”,而是不得不如此。 她摩挲着桌案上的颍川地图, 陷入沉思。 “黄巾起于乡野, 未经训练, 与寻常军队不同,只有占据上风时才能发挥全力, 一旦遭受突袭,人心涣散,自然一触即溃——就像异人之前击败的那些一样。”荀彧轻声说。 他这人哪里都好, 就是有个毛病,凡事都爱讲一个“轻声细语”。平时不见得奇怪,一谈到战场之事, 说敌军如何如何溃败时, 他的温言柔声就显得尤其微妙了。 阿楚听他这样讲话, 实在有点想笑,心也渐渐定了下来。 荀彧说得句句在理,这些民间起义兵人数虽多,真要上了战场,更像纸老虎,天上刮风下雨的都,能把它们的气焰扑得只剩两三成。 “……我明白了。”她的手不自觉地抚上地图,在标着“长社县”的小点上摩了两圈,掀起眼皮,忽然道,“文若,你下次要不要换个语气讨论这些事?” 当天夜里,秦楚与手下谋士彻夜秉烛,最终定下方案: 典韦带头,率领手下四千将士扮作黄巾,混入波才军;秦楚自己则作为新晋“以一敌百”的武将,上马先行,赶往长社县,与皇甫嵩计议后续。 荀彧本是想随行的,被阿楚拒绝了。她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文若并非军士,让你混入鱼龙混杂的波才军,是对你的不负责任;长社已被敌军围困,如今要潜入城,人数越多,风险就越大。” 无论是里应还是外合,都不合适。 荀彧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还能说什么呢?阿楚说得的确有道理,哪怕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对方愿意,后者的风险其实不值一提。 秦楚身上有秘密,他从头到尾都是知道的。 “…我明白了,”荀彧最后还是退让了,他低下头,若无其事地把那一点微末的惆怅收起来,谦谦君子的风度又纹丝不动地印刻在脸上了。 他似乎是很淡然地微笑了,“那么,彧在阳翟静候亭主,得胜归来。” 他最后四个字落得笃定,好像料定了她凯旋。 阿楚心里是没有那么多想法的,次日整顿好军队,和典韦简单交代了两句,让他挑几个机灵的黄巾残党跟着,又让高玥和两个谋士安心守城,不必挂心她,打了招呼,便骑着白马奔出了阳翟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