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小镇人家在线阅读 - 第145页

第145页

    盘算了五六日才算是一一清点好,一家人也能歇口气,阿夏盘腿坐在地上,脑袋往后头的凳子靠,她颇有点生无可恋地道:原来成亲前是这般累啊。

    方母就笑她,你累啥,媒婆才更累,一趟趟地往两边跑。等你到了那时候,我还得请她呢。

    她想起这一茬,手上的动作都放慢了些,你这嫁妆娘都给你早早备下了,这两年再多置办些,到时候肯定让你风光出嫁。

    哎呀娘,你这么早说这做啥,阿夏倒没有脸红,她只是这么一想,就觉得太折腾人了,根本没有那种念头。

    哎呦祖宗,你这都算晚了知不知道,方母斜她一眼,瞧你这懒散的样子,估摸着也就你盛姨能受得了你,到时候可得给我勤快些,你就算是做做样子都成,免得我之后还要上门教训你。

    噢,阿夏无话可说,她坐起身来,目光灼灼地问她娘,那娘你说,盛姨要是嫌弃我了呢?

    方母笑得要打跌,指着门外道:喏,瞧见你盛姨没,你自个儿问她去吧。

    阿夏以为她娘在跟她说笑,不过还是探出头看了眼,还真瞧见推门进来,手拿着一大篮子东西的盛母。

    还不等她坐好,方母就出门相迎,拿扇子给她打凉风,嘴上埋怨道:我说你这大热天的不在家待着,非得现在过来,生怕暑气晒不着你。

    谁说我是来瞧你,我是来瞧阿夏的,盛母把那篮子东西往桌子上一放,笑吟吟牵住阿夏的手坐下来,弄得她们才是母女似的。

    盛姨,你不会还去山里摘杨梅了吧,阿夏瞧见那筐乌黑透红的杨梅,语气惊讶。

    盛母扇着风,满脸带笑,可不是,杨梅这东西金贵着呢,我五更天去摘的,这不是忙活到现在回来,赶紧给你们送篮子尝尝鲜。

    合着你这样说,我们还是沾了阿夏的光不成,方母从灶房里走出来,端了杯酸梅汤放到桌子前,语气打趣。

    那可不是,盛母揽着阿夏,我要是不热切点,你能放心把阿夏给我家。媒婆我现下都不请了,送节礼一准我自己来。

    得嘞,你就算在这住都成,方母调笑,阿夏你也先回屋去,我和你盛姨好好聊聊。

    她们两个还能聊啥,无外乎是日后的定亲如何走,到时候各自备些什么东西才好。也幸亏两人认识二十来年了,彼此都熟,不会在这上头扯皮,谈得十分顺。

    等阿夏再出来时,盛母都回家去了,大热天的家里后山又种了些菜,盛父不在家,盛浔这些时日又忙着租船练掌舵去了,大概有近半个没回来。她可不是就得眼巴巴地赶回去浇水,免得让日头给晒到发蔫。

    你盛姨也不容易,晚点做了面,你捧一碗过去,方母说着从篮子里挑出个杨梅,塞进嘴里,这样雨打日照后的杨梅,汁水充足,又甜rou又多,只不过不能多吃,牙可受不了。

    她又说,这杨梅好,晚点你爹回来让他做成杨梅烧。

    成。

    阿夏满口应下,反正盛浔不在家,一个人应当也没有什么胃口。

    至于吃面,今日是夏至,镇上有习俗是要吃面的,毕竟今年的小麦刚收,磨成的面粉正是新鲜的时候,做成面敬神,祈祷来年的丰收。

    不过也有句俗语,叫做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意在说过了夏至后,白昼将会一天天缩短。

    虽说名头不一,但夏至吃面却是流传了下来,且各家吃的面都各不相同,有的人家会在这日吃阳春面。不想油腻的就是光面加点汤,要吃得好些补补的话,额外加点浇头,rou、鱼、蛋、菜往面上放。

    有的爱吃海鲜,就来一碗海鲜面,长面或粉丝煮软,熬好汤头,虾和蛤蜊等海鲜堆叠上去。

    其他的还有诸如鱼汤面、鳝丝面、辣rou面等等,不过方家这日惯常是吃凉面的,受不了太热的吃下肚。

    方母从面袋子里舀出一勺面粉,今年收的小麦磨成的。磕两个鸭蛋,又加了不少碱水进去,揉成发黄的面团,醒发会儿切成小宽面。

    做凉面的面条不是一根根圆又小的,而是扁实较宽,吃着筋道蒸时也不会烂糊。

    把面条抓一把抖散,放进竹笼屉上头蒸会儿,蒸后再煮后过凉水,面能变得更加紧弹。

    从后院摘两根嫩黄瓜,擦丝码在面上,一点花生米,蒜末,醋和虾籽酱油各来点拌匀。

    就这样的面阿夏能吃两碗,面条韧劲十足,沾着醋味,让人胃口大开。不过她吃不得辣,要是再往面里搁点辣椒油,那吃起来则麻辣鲜香。

    方母拌好一碗让她送过去到盛家,等阿夏回来时,大家都吃上面了,方觉已经吃完一碗,准备再添一点。

    你这今日做什么去了,吃的这般快,方母有些好奇地看向他,难得看见这个儿子如此不斯文的样子。

    前面相中的镜台和妆奁说是做好了,跑到山门那里瞧了眼,还差些,过两日打磨好了再送来。

    方觉走了那么多里路能不累吗,大夏天的走在脸都淌汗。本来太公也能做的,但式样总归太老旧了,索性就定了外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