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在线阅读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85节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85节

    父子两个面对着面,眼望着眼。

    “阿爹……你听见了吗?”

    宫黎的声音里破天荒地竟带上了一些鼻音。

    宫六眼里沁出老泪,对儿子点头道:“阿爹听见了,也看到了!”

    “我就说的,阿爹,我就说的……总有一日,会有人见得到玻璃器的好。”

    “阿爹,你看看我,我终于做出了一件,与你的水晶堪能媲美的玻璃器……”

    他说到后来,突然低下头,往龙津桥畔栏杆下一蹲,双手捂住脸孔再不做声。良久,才有一声低低的啜泣声传出来。

    明远在一旁呆住:……说好的没心没肺乐子人呢?

    而宫六带着满脸的尴尬,站在自己儿子面前,用力搓着双手,不敢看儿子,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看起来,这对父子之间的心结,就是由这“水晶”与“玻璃”而起的。

    *

    一炷香的工夫,明远和宫家父子两个已经坐在了街边的茶摊里。明远请客,让大家都喝上了冰凉的饮子。

    “明郎君,请恕小儿失态。”

    一待三人坐定,宫六便向明远道歉。

    宫黎还红着眼,这时倒露出点腼腆来,不好意思地冲明远笑。

    宫六便将其他们父子之间过去那一段矛盾与冲突原原本本地讲与明远:

    原来,这宫家世世代代是打磨水晶的手艺人,但世人喜玉器、喜金银,至不济还有瓷器,水晶却始终是“非主流”。

    于是宫黎不愿再拘泥于磨制水晶的工艺,而是自己去捣鼓做玻璃的手法,想要以“玻璃”来代替水晶。

    他绝对能算是有恒心,有毅力,遍访与宫家有联系的年长匠人,又托人查阅典籍,竟真的让他捣鼓出了模拟先代制作各色玻璃饰品的方法,做出来的“仿古”饰品已经能够以假乱真。

    但是父子之间存在心结,宫黎铆足了劲头,一定要让“玻璃”胜过水晶,因此试验了无数种方法,一定要制出完全纯净、通透的“水晶玻璃”,以证明儿子不比老子差。

    为此,他甚至不惜仿制古时的“铜镶玉”、“蜻蜓眼”等古物,骗取钱财,以换取制作玻璃的材料——筛土、石灰、纯碱、草木灰、硝石、铅丹……明远说的那些,一样不少,宫黎全用上了。

    至此,在明远与宫六的双重“教育”下,宫黎终于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乖乖地从怀中掏出早间从假道人那里骗来的两枚大银锭,放在茶摊的桌面上,表示愿意退还。

    明远顿时与宫六面面相觑:这“赃款”,总不能再还给骗子去吧。

    第79章 百万贯

    宫六见儿子渐渐有了“收心”的趋势, 诚恳地对宫黎说:“小乙,阿爹刚从官府那里得了一桩大买卖, 阿爹可以养活你了, 也供得起养活你玩那些‘玻璃’了。”

    “小乙,回到阿爹的作坊来吧!”

    宫六恳求自己的儿子。

    “阿爹,你不明白……”

    宫黎这回收回了日常的惫懒和嬉皮笑脸,相当严肃地回答。

    他看了一眼悠闲地捧着一杯甘甜的香饮子慢慢啜饮的明远, 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黎哥是与宫六丈争论过, 玻璃和水晶谁更好对吧?”

    明远低头望着手中杯子里的饮子, 闲闲地冒出一句。

    宫六与儿子同时一怔,对视一眼, 一起低下了头。

    明远便知他猜得没错。

    眼前这两个巧手匠人, 都是心高气傲的脾气。一个认为继承祖业, 好好打磨水晶才是正道;另一个觉得水晶作坊太过依赖天然矿物,哪及玻璃千变万化, 花样繁多。

    于是父子两个就较上了劲儿。

    宫六一气之下, 不再供养儿子的各种“试验”;而宫黎竟然沦落到需要靠着坑骗蒙拐才能挣来制玻璃的材料钱。

    什么叫“双输”?

    这就叫“双输”!

    明远暗暗腹诽。

    此刻宫六一五一十地将他在军器监中与曾孝宽和种建中谈妥的结果告知明远与宫黎。

    果然, 曾孝宽最终采用了明远的建议, 没有将宫六的作坊整个儿纳入军器监,而是暗地里给宫六一笔赏赐, 并且会为宫六日后打磨镜片提供最好的天然水晶材料。

    宫六事实上已经不需要再去大相国寺摆摊维持生计, 但是曾孝宽还是要求他每到“万姓开放”的时候去那里点个卯, 顺便将手头那些水晶器皿慢慢出清,以后就可以专心做水晶镜片的买卖。

    宫黎听父亲欢欣鼓舞地说完, 却不像宫六那么激动。他只是扯了扯嘴角, 随随便便地祝贺:“阿爹, 恭喜你得了偌大的一笔买卖。”

    明远:听起来有些言不由衷嘛!

    “但我想, 水晶与玻璃,其实无法相比。”

    宫黎似乎还在嘴硬。

    “水晶出于天然,虽然这次官府说是会拨给材料,但是天下的水晶矿就这么些,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制玻璃的材质随处可见,以火炼化便可成型,形态更可以千变万化。儿子以为,日后玻璃才会大行其道。”

    “新得的这笔买卖,固然可以让咱家的作坊再撑一时,但难道以后还能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地做下去吗?”

    明远忍不住要拍手叫好。

    若论远见,这宫黎,是匠人之中极少见的。

    而且他也不缺钻研和工匠精神,可见他能制出那一枚透明无色的水晶玻璃球绝非偶然。

    但是宫六与宫黎父子两个对视一眼,突然同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唉——”

    “水晶也好,玻璃也好,注定比不过玉器与瓷器的。”

    明远闻言愕然,但细想想,确实如此啊——玻璃作为一件用途广泛的材料,在很长一段的历史里始终没能发展起来。

    这大概是因为历朝历代都只将玻璃作为装饰品,或者是观赏性较强的盛器,从未涉及其它用途,更不用提工业化生产。

    因此,一直到近代,玻璃的生产在华夏都没能形成规模,至多是留下几件供达官显贵们闲时赏玩的透明玩器而已。

    聊到此刻,这一对父子算是真正把心里话都说明白,心意相通了。

    宫六无比痛心地对儿子说:“小乙,你的这般心思,何不早些说与阿爹知道?”

    “阿爹从来没有想过要贬低你想做的事,只是怕你将来吃苦,养不活自己……”

    宫黎垂下脑袋,对父亲说:“阿爹说儿子……说得也没错,儿子现在确实是养不活自己,尽靠坑骗欺瞒来过日子,儿子当然知道不对,因此每卖出去一件玻璃器就都觉得心里不安……”

    说着说着,宫黎鼻音又浓重了。

    而宫六开始撸鼻涕。

    明远眼看着父子俩眼看就要抱头痛哭了,心里真着急:停,快停!你俩明明一个是性情爽朗水晶匠,另一个是合不拢嘴乐子人,怎么到了我眼前,就开始上演这多年父子反目突然解开心结的苦情戏了?

    他连忙喊:“停!”

    宫氏父子同时一怔,转头向明远看过来。

    “宫六丈,您刚刚得了水晶镜片的大买卖,可保未来十年生计不愁。”

    “宫黎哥,你制出了堪比水晶的玻璃球,雇主上门追着你想要聘用你。”

    “这正是可喜可贺的时候,你们两位哭个什么劲儿呀!”

    宫家父子一听,也对。

    宫黎:不对!

    “明郎君说笑了,我若是不去学那些讲古的说书匠,大讲前朝皇帝的轶事,就谁也不会看我的玻璃一眼……”

    他话还未说完,就已经看着明远微笑地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我想请黎哥来我的玻璃作坊。”

    *

    明远邀请宫黎的时候,他名下还根本没有什么“玻璃作坊”。

    但这并不妨碍他先把人忽悠到自己麾下。

    当天下午,明远带着向华,冒着酷暑与宫黎一起去汴京城外,看他的“玻璃窑”。

    两人一路上聊起各种玻璃料。果然,宫黎是往他的玻璃中加入一种黑色发散状的天然矿石,窑炉中烧出的玻璃便从微微发绿变成纯净无色。

    然而若是这种矿石加得多了,烧出的玻璃又会变成紫色。

    明远便猜那种矿石是软锰矿。往含铁的玻璃料里加入软锰矿,就会校正玻璃的偏色。但如果“矫枉过正”,就又会让玻璃继续偏色,偏到紫色那边去。

    但无论如何,宫黎既然肯动手试验,就已经比不少墨守成规的匠人要强了。

    不多时,一行人已经到了地方。

    宫六早年间在汴京城西门外买过一间小院子,后来给了宫黎。宫黎便在这院子里自己搭建了一座“玻璃窑”。

    宫明二人一到,宫黎便不顾暑热,亲手配了一份玻璃料,然后点燃了窑炉,送玻璃料进去烧。

    他上身只穿着一件“两裆”,下着粗麻布的长裤,双手用一对铁钳控制着石臼,不时将盛在石臼里的玻璃料拖出来看看。

    而明远在宫黎的小院里左看看,右看看,发现一枚长长的铜杖,看起来像是宫黎用来搅动熔化的玻璃料用的。他伸手一抄,将铜杖持于手中,发现果然是中空的。

    实心的铜杖很费铜,因此这个时代的铜匠经常打制一片薄薄的铜片,然后卷起来,将两头切整齐,便是一枚铜杖。明远在刻印坊制作铜活字的铜匠那里见过这种做法。在宫黎这儿一看,果然是一样。

    “好了!”

    这时,宫黎头上腾腾地冒着热气,将石臼从窑炉中拖出来,用铁钳钳着石臼,将里面红亮粘稠的液体倒出来一团,落在一片铺开的铜板上。

    眼看这一大团粘稠的玻璃液软趴趴地散开,成为“一坨”,宫黎赶忙托着那块铜板的边缘,开始左右晃动。

    这种做法令明远想起小时候看家里的厨子做藕粉圆子,一只竹制的笸箩里,一只只浑圆的圆子就渐渐成了形状。

    没想到那枚滚圆滚圆的玻璃球,也是这么做出来的。

    宫黎只要持续晃动那枚铁板,让板上的玻璃料始终保持球型,等到它慢慢冷却下来,就是一枚浑圆透明的玻璃球。

    明远表示:感谢宫小乙为他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