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我继承的四合院超好吃在线阅读 - 我继承的四合院超好吃 第19节

我继承的四合院超好吃 第19节

    这么一算,时染能选择的道路就只有一条了。

    加种类!

    时染每天都盯着院子里的老榆树,直到临近清明节,上面的榆钱终于到了季。

    时染当即就找了贾大爷借了梯子,自己爬上爬下摘了一大篮子的榆钱下来。

    榆钱这东西过季过的比春笋还要快,一年能吃的时间最多只有十天。要讲究口感的话,那一周都算是多的。

    榆钱就得是嫩的好吃,稍微老一点味道就会变得一般。

    王大娘的工作类似于志愿者的半全职,最近没什么事,小孙子也变得省心,干脆过来给她搭把手。

    中午的饭点忙过去,时染洗了头发,也不用吹风机吹,直接散着跟王大娘坐在门口挑拣榆钱。

    现在很多人对榆钱饭的回忆多是来自于小学时候的课文,时染当年上课时候学这一课和高邮鸭蛋最为专心。

    现在想来,自己没准是从小就已经发觉了吃货属性……

    榆钱挑选干净之后,需要在盐水里泡一泡,毕竟靠着路边,平时灰尘也不少。

    泡干净的榆钱沥到不再往下淌水,就能拿来做榆钱饭了。

    小时候的课文里写的是“九成榆钱合一成玉米面”,时染之前倒是也照着方子做过,味道确实有种质朴的新鲜。

    不过考虑到大部分人的口感,时染还是选择了白面粉和玉米面一半一半的做法,八成榆钱合一成玉米面一成白面粉,一小勺食盐加里面,不能下手狠揉,而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加,直到所有的榆钱上都沾上面粉和玉米面。

    然后上烧开的蒸锅蒸,旺火灶头蒸够八分钟,榆钱那种独属于草木的清香就飘了出来。

    时染再调两个料出来,一个是用她自己做的辣椒油,加上蒜末酱油五香粉各种调料做出来的辣口蘸料,另外一个就格外简单了,就是蒜泥加上一点的香油和盐。

    要知道榆钱饭这种东西,最不能缺的就是蒜泥。

    吃榆钱饭的人,很多都是吃它的质朴和本味,时染就干脆做了两种,让人自己选。

    于是这一天晚上,时染就在自家的广告牌上写上了大大的“榆钱饭”三字。

    她家里这棵榆树够大,时染算着时间,每天现摘现做,每天一篮子,应该是够的。

    也正因为是自家的东西,成本就只有一点面粉和调料。时染干脆定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低价——五块钱。

    当然了,这个价格给的也不多,小小的跟拳头差不多大的碗,装的满满的,料汁摆出来,自己看着浇。

    时染准备的量不少,再加上每份的分量小,于是这天晚上,时染的手机就开始了疯狂震动模式。

    “叮——您已到账五元。”

    五块钱,价格不贵,再加上来吃的年轻人们,谁还没小时候对着榆钱饭那篇课文流口水呢?

    哪怕光是为了回忆下童年,很多人都会来凑个热闹。

    辣口的汁浇在上面,上下翻一翻,还要防备着翻的太狠把榆钱饭翻掉下去,香油拌进去,立刻就被带着热气的榆钱氤氲出一股勾人的味道。

    不自觉的吞咽了下口水,赶紧忙着去抽一双筷子出来。

    入口一嚼,榆钱本身的鲜嫩清甜就冒出来了,调料里的辣味香味虽然重,但一点都没有压下榆钱本身的鲜甜,越吃越香。蒜泥的味道更是一绝,跟榆钱饭的搭配天衣无缝,让人一口一口的停不下来。

    “老板,我再来一碗!”

    那么小的碗,怎么够吃?

    有那专门来吃炒面的,见了榆钱饭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一碗一碗,连着吃了四五碗。

    时染做的多,也就没搞限购那一套,人多的坐不下,这些人也不走,吃完了就带着自己的碗再上前。

    扫码,自己加榆钱饭,再浇一勺料汁。

    整个环节压根不需要时染盯着,堪称是全程自助。

    刚开始很多人都是拿着手机拍,拍完等着发一个朋友圈,后来就没有了,个个都忙着吃,吃完了赶紧再去趁热买一份。

    王大娘拉着壮壮身后的小背带,一个劲的吼:“不能再吃了!你看你那肚子!真是造孽了,你就不能平均平均啊?”

    壮壮哪里听得懂什么平均,只知道今天漂亮jiejie新做的菜好吃。他还要再吃!

    另一边坐着一个跟壮壮岁数差不多的小女孩,也是埋着头狠吃,头上的两个小辫子都翘的格外高。

    对面坐着她的爷爷,小女孩狠吃的时候,她爷爷就看着人流攒动,年轻人们趋之若鹜,只觉得恍惚。

    他也是住在附近的,今天遛弯发现有卖榆钱饭,想着自己家的小孙女娇娇气气,家里从上到下都惯的厉害,索性力排众议,带出来吃“忆苦思甜饭”。

    榆钱饭这东西,他们这一辈少有人没吃过,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榆钱饭那是要靠抢的。抢回来之后,讲究一点的就上锅蒸,砸了蒜加进去拌,不讲究的直接就拿点盐就能吃。

    这么些年过去,日子逐渐好过,他却还记得年轻时候吃过的苦。总想着带孩子们了解了解过去。但现在看……仿佛这个目的并没有达到。

    加了香油调料的榆钱饭,跟他记忆中粗糙的榆钱饭已经大相径庭。纵然他没吃都知道,这道榆钱饭的滋味不会差。

    再看小孙女吃的不亦乐乎,他忍不住也笑了。抹抹孙女嘴边的料汁,温和的问道:“还吃不吃?”

    小女孩眼睛睁得大大的,使劲点点头。

    “那就再买两碗,咱们一人一碗。”

    滋味丰富的榆钱饭入口,他感慨道,过去记忆中的食物虽然再也吃不到,但它们也总能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

    时染也没有想到榆钱饭带来的轰动效应竟然如此之大,第一天的榆钱饭还勉强卖到了九点钟。第二天的榆钱饭则是八点半就卖完了。

    第三天时候,榆钱饭更是不到八点就被清空。

    与此同时,一个热搜也出现了——“童年时的榆钱饭”。

    第18章

    这个词条一出, 立刻引起了众多讨论。

    “不瞒大家说,小时候我真的对着榆钱饭那篇课文流过口水。”

    “谁不是呢?还有高邮鸭蛋,杨桃, 水煮罗汉豆……”【1】

    “杨桃叉出去!亏得我小时候觉得这种水果很漂亮, 长大了才知道什么叫虚有其表。”

    “歪楼了姐妹们, 说起来榆钱饭,我今年还真吃过, 不过讲道理, 这种东西要是除去滤镜,味道也就那样。”

    “那是当然啊,这东西按理说应该归野菜范畴, 要是好培养又有稳定口味的话,早就阶级跃升去蔬菜栏待着了。”

    “你们是不是做的方式不对,我妈给我做的还可以, 就是现在榆钱忒难找,我还差点把家附近的龙爪榆给霍霍了。”【2】

    “笑死,我爸一直盯着我们家路口的老榆树,等着吃榆钱饭,非说榆钱谐音好,得讨个好彩头。结果一个错眼没盯住, 榆钱全让附近的大妈们给采完了。我爸现在已经在翻网购,非得吃到嘴。”

    ……

    话题里热热闹闹,直到有人晒出了照片,并配文。

    “愚蠢的人类啊, 那是你们没有吃到好吃的榆钱饭!看看这碗榆钱饭你就知道了, 辣油滋味丰富, 香油蒜泥更是一绝, 榆钱鲜嫩又好吃……”

    这番引战的话一出,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结果闻声赶来正要跟博主大战一番的人们发现……

    这榆钱饭看着还挺香?

    拍照的人也够心机,特地找了个纯色背景,正好把氤氲的热气拍的格外动人。辣椒油在上面浅浅的覆盖了一层,加上白色的蒜泥和从面粉中透出一点绿色的榆钱饭,看上去颇像是一道饭店里的菜。

    “喵喵喵?我居然觉得这个东西有点诱人了怎么办?”

    “馋了……博主自己做的吗?”

    “想吃,我还没吃过榆钱饭呢。”

    ……

    博主看到这样的回复更加得意,不过她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发了一个地址,说明了自己是在外面买的。

    眼看着话题在热搜榜上爬的越来越高,不和谐的声音也出现了。

    “闹半天就是给人打广告的呀,笑死,现在的网红店套路可真够多。”

    “这东西看着也就一般,要不是套着滤镜,谁要吃这种野菜。”

    “呵呵,举报了,恶意营销。”

    ……

    这番网上的唇枪舌剑时染还不知道,但是等到她再一个晚上出摊,她就感受到了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效应。

    她家门口的小桌子凳子已经坐满了,另外还有几十个人在一边等着……

    而且看脸,基本都不是老客。

    时染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果然,这天晚上,榆钱饭不到七点就已经全部卖完。

    本来想着用榆钱饭延长一下收摊时间的时染:……

    来晚的客人还在络绎不绝,其中有些人吃不到榆钱饭,就退而求其次的吃上了炒面,然后带的炒面也在七点半就全部售罄。

    来晚的陆发眼神怨念,一副恨不能替时染加价的样子。

    时染收了摊子,心道这不行,这么搞下去,自己明天估计半个小时就完事了。

    时染其实并不喜欢客人一拥而上,就跟搞外卖爆单一样,呼啦啦的一群人上来,她满头大汗处理完毕,然后累的筋疲力尽回家。

    一点快乐都没有。

    而且家里的榆钱最多也只能再卖三天,过了三天,这些没吃到的客人怎么办呢?

    如果是一家网红店,那么这样吊着胃口当然最好,客人吃不到就要抱怨,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但时染一点都不想当网红店……网红小摊,她就希望能尽量的满足食客。

    时染目光游移到了金锭桥上。

    突然,她眼前一亮,想到了怎么办。

    于是第二天再来的人,就发现这个小摊子前面居然摆了三个大蒸锅,下面还都各放着小炉子,热水给上面的食物做着保温。

    时染开心的给客人们介绍。

    “这是我们家的新菜——蒸三样。”

    说起来蒸三样,这个名字并不是哪道菜的专属,最起码时染上辈子就吃过土豆豆角南瓜版的,也吃过山药扁豆茄子版,另外还有加了秋葵版,配了娃娃菜版。

    而时染起的名字,纯粹是因为她这个起名废找不到别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