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14节
杨华点头。 荣烺说,“我想个法子,到时华华姐你也进宫来跟我一起读书。” 杨华不好意思的摆手,“这不行。你身边就四个伴读的位置,虽然徐家姑娘不能来,我听说太后娘娘嘱意嘉平大长公主家的孩子。我要来了,不就是挤了她的位置么。” “我没事儿。你告诉我你都读什么书就行了,这样你在宫内读书,我在宫外读书,读一样书,也就跟在一起似的。” 荣烺很痛快就跟杨华说了自己的课程表,杨华认真听了,说,“原来你真有骑马课啊。” “当然了。我现在就能骑着小马遛达好几圈。”当然得有内侍牵着马,还有一个专做护卫,是生怕荣烺从小马背上摔下来的。 荣烺说,“小冰还会武功。”她刷刷刷猫叨爪似的比划两下,“我计划再学点武功。” “这个好!” 杨华是个性情洒脱的女孩子,从她有啥说啥的个性就能知道,她跟她娘云安郡主完全是天南海北的两个人。 杨华跟荣烺说,“这还计划什么,赶紧安排起来。” 她左手虚握在右掌中轻轻一击,“等回家我就跟我娘说,阿烺你也是要学武功的,也叫她给我请个武师傅。” 杨华筹划了一番,跟荣烺打听,“你还学什么了,快跟我说说。” 最后,杨华有了决定,“等我回家,我就照着这个念。” 俩姑娘一起去小湖边采莲蓬,宫人哪儿敢让她们站水边,有内侍抬来小船,坐在船上划入湖中采来莲蓬。荣烺让留下几枝插瓶,其他的拿到寿膳房去做甜羹。 云安郡主送了重礼,巴结郑太后半日,郑太后也没松口伴读的事,以至告退时好不郁闷。出宫后,登上宫车都好不郁闷。 杨华看她娘长吁短叹,便知这事儿估计没用。她安慰她娘,“这事儿本就不容易,娘你就别叹气了。” “你那边儿怎么样?”云安郡主问。 “阿烺才多大,她也不管这事儿啊。”杨华说,“不过,我把阿烺现在读的功课都打听出来了。” “那有什么用?” “怎么没用?阿烺读啥,我就读啥,也省以后进宫在一起说不到成块儿。” 云安郡主想了想,倒也有些道理。 此时,荣烺也正在宫里跟郑太后打听,“祖母,怎么没见齐师傅的夫人进宫?” 郑太后道,“齐尚书未娶,哪儿来得夫人?” 荣烺颇为惊讶,“齐师傅那么大人,还没娶夫人啊?” “人各有志。不是所有人都会按部就班娶妻生子的。” 惊讶过后,荣烺消化了这个消息,心里愈发觉着齐康与众不同。 想到杨华跟她说的话,荣烺同祖母说,“今天华华姐问我都读哪些书,我都告诉华华姐了。” “那很好啊。” 荣烺也觉着很好,她晃晃小腿,跟祖母商量,“祖母,我听阿锦姐说,现在她家里姐妹们读的书也改了,也是按我们在宫里读的书来读。” “祖母,我想见见别的女孩子。” “别的女孩子?” “嗯,别的外命妇家的女孩子们。想看看她们读什么书。”荣烺说,“还有史太傅家、钟学士家的女孩子们,我看看她们是不是也读书的?” 郑太后问她,“你不会嫌人家长辈不给你做师傅,去报复人家吧?” “那哪儿能啊!”荣烺哼一声,“我才不跟瞎子一般见识。我想做一件大大的好事。” 荣烺跟祖母描绘着自己的蓝图,“像阿锦姐、华华姐,都愿意一起读书,她们家里姐妹也都会跟我读一样的书。我想着,这样想的女孩子肯定不只一个。” “世上那么多书,总不能一辈子只读一本《贞烈传》。我想把我读的书告诉大家,要是大家愿意一起读,挺好的。” “不愿意,也没事儿。” “我就是担心,若是有那种愿意一起读的,因为跟我不熟,不好意思打听,也就不能知道,那多可惜呀。” 荣烺显然已经提前构思过这件事,所以,她说的熟练又流畅,“就是瞎子家的女孩儿们,我也会一视同仁的告诉她们的。” “这是件很好的事。”郑太后眼睛一亮,笑问她,“你怎么想出来的?” “我想了好几天哪。”荣烺的善良如同纯净无瑕的宝石,“我也是才知道原来许多女孩子都不大读书。父皇不是说,皇家是万民表率么。我觉着,光做表率不够,得告诉大家怎么做,这样才行。” 第22章 荣烺有了计划,而且得到祖母郑太后的支持,她接下来就是把自己的计划完善。 小伙伴儿们也帮着一起出主意。 郑锦说,“也不用单独空一天出来,就定在下次外命妇进宫请安的日子,请各位夫人带自家女孩子一起来宫里,殿下单独开个品茶会、赏花会,咱们一起聊聊读书的事。” 小冰端来茶水,荣玥给大家一人一盏,第一盏当然是先给荣烺。 颜姑娘端着小瓷盏说,“第一次殿下最好先择定好人选,一次不要太多人,咱们慢慢儿来。咱们这里也先把课程单子准备出来,到时殿下一家一份赏赐下去,也是殿下的恩德。” “这个不算什么恩德。我就是想,兴许有人愿意跟咱们读一样的书。”荣烺有些羞涩,她是想帮助人,想有需要的人变好,而不是想别人记得她的恩德。小小少女的心里,就是想纯粹的做好事而已。 颜姑娘却不这样看,“世上书籍成千上万,书海无涯,什么样的书是可读的呢?殿下读的书,经史一类都是朝中大员亲自挑选拟定的。如女红、音乐,都是当世名家教授。读书的过程重要,挑选书籍的过程也很重要。殿下是让大家省了大事。” “叫阿颜你夸的我,脸都要红了。”荣烺说,“那头一拨人怎么选,宗室、贵戚、淑女,可别厚此薄彼。” 郑锦道,“那就先各挑几个,也好一碗水端平。” 颜姑娘想了想,“论身份还是以宗室为贵,贵戚次之,朝臣再次之。” 荣玥是宗室,连忙说,“不用这样,我觉着大家都是一样的。”四人里,的确荣玥脾气最好最和气。 郑锦出身外戚,也忙跟颜姑娘说,“颜相是内阁之首,我家虽是公爵,论官位也在颜相之下。” 颜姑娘笑,“我不是这意思。咱们在一处,谁也没格外要强。我就是担心,像先前因家里缘故,我就与阿玥不熟,亦从未往来过。” “这也是。”郑锦脑子不慢,很快明白颜姑娘的意思,跟荣烺说,“我也听人说过,大臣们也是不一样的,像宗亲之间就天然比较亲近,清流也有清流的圈子。” 郑锦尴尬的说,“最不讨好的就是我们外戚,没本事说我们是吃闲饭的,当差当的好又说我们全是靠跟皇家的姻亲,反正特别难做人。” 荣玥深深理解郑锦话里的苦衷,且深以为然,“我们宗室也常被说是靠血缘关系才得到差使的。” 荣烺颇长见识,“还有这些缘故。” 颜姑娘笑,“这都是因出身缘故。宗室、外戚不必科举便有官位,清流则是十年寒窗考上来的。其实,朝中还有一派是有爵人家,子弟多走荫官路线,也有靠科举晋身的,就不一而足了。” 郑锦接着补充,“还有一类,武勋人家的女孩儿,她们也有自己的圈子。” 荣烺这才知道,原来朝中大臣还有这许多讲究。她继而想到,祖母为她选的伴读,玥玥姐出身宗室,阿锦就是外戚家的姑娘,至于阿颜,家里原是世勋之家,但颜相又是科举晋身,等于既是勋贵又属清流了。 嗯,即将来帝都的嘉平大长公主,骑马便是嘉平关的守将,正经武将之家。 荣烺让小冰取来纸笔,她认字不少,但因年纪小,还未习写字。遂让小冰将笔墨放在荣玥跟前,“咱们头一回办自己的宴会,不用请人太多,十来个人就行。外头的人家,你们比我熟,咱们商量着选把人选拟好。” 几人年纪都不大,但因出身显贵,别看是女孩子,平时耳濡目染也知道不少帝都的事。再加上年纪小,不似成年人有许多顾忌。 大家就你说一家我提另一家,分别从宗亲、外戚、显贵、清流、武将之家,各选两人,来准备荣烺即将举行的小宴会。 荣玥说,“外戚里,不请孙公府的姑娘么?”孙公府是显德皇后的娘家,同样也是郢王妃的娘家。平时郢王府与孙公府来往的比较多,论外戚,本朝最显赫的就是郑家与孙家了。 郑锦一听孙家就皱眉,“我没跟孙家女孩子来往过,玥玥姐,我听说孙家女孩子一生只读一本《贞烈传》,旁的书是看都不看的。” 颜姑娘闻言也道,“我也听过这种传闻,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见颜姑娘与孙家也来往不少。这也难怪,颜相出身勋贵,却是自科举晋身,与孙家这样的外戚家族自然鲜少交集。 荣玥对孙家比较了解,点点头,“是真的。不过,也正因此,孙家的女孩子都是有名的贤淑温良。” “我就担心她们来了,反说些扫兴的话。”郑家跟孙家,那不是一代人的不对付,积怨久矣。郑锦是极不喜孙家人的。 颜姑娘看荣玥一眼,“这些年,孙家唯一的一点名声,就是家里对女孩子的教导了。未听闻有其他美名,子弟中似乎也没有特别出众人物。” 在这一点,郑家虽则也是外戚,却是人才济济。 荣烺道,“那就孙家暂定。”她跟荣玥说,“咱们第一回 办,勿必得开个好头儿。待读书的女孩子多了,孙家姑娘兴许也能有些改变,到时再邀她们进宫说话。” 荣玥原就性情温柔,自然不会反对。 第23章 大家散去后,郑锦实在没忍住,单独留下来,跟荣烺吐槽了一回荣玥,“玥玥姐真是好心,还替孙家说话。” 荣烺倒是笑眯眯的,“心肠好的人,对谁都好。郢王府跟孙家又是很亲的亲戚。” 郑锦小小哼一声,“孙家向来以家中女孩儿熟读《贞烈传》为荣,大姑年轻的时候,对《贞烈传》就很有见地,妥妥的压孙家一头。孙家可没说过大姑的好话。” 荣烺有些意外,“也没听说孙家如何显赫,她家还敢说姨妈的坏话?” “背地里没少酸。”郑锦道。 虽然郑氏不能算荣烺的亲姨妈,但在对待孙家的立场上,郑锦觉着跟荣烺应该是一致的。孙家因显德皇后而富贵,但当年,显德皇后并未给太.祖皇帝留下血脉。世.祖皇帝是孝慈皇后之子,当年孝慈皇后入宫便是皇贵妃之位。 显德皇后不知出于何种心思,引族妹进宫,生子郢王。 史书对这段历史的记载不过寥寥,但在史笔之后是否有另外的故事,便不是荣烺、郑锦能知道的了。 但,郑家自孝慈皇后起,连出三代皇后是事实。 孙家的没落是自显德皇后薨逝便注定的命运。 就是郑太后也不喜欢孙家。 所以,于公于私,郑锦都想不通,荣玥怎么还为孙家说话。她大舅还是顺柔长公主驸马哪,看她替她舅说话了么。 荣烺第一次办宴会,选就选最妥帖可靠的,那些有争议的人选,留待以后再说不迟。 荣烺知道郑锦好意,想了想,“我看不只咱们,阿颜也对孙家平平。” 郑锦笑着点头,“殿下也看出来了。” 荣烺笑,“其实,玥玥姐也看出来了。” “不会吧?玥玥姐就是心肠好,对谁都好。”正因为玥玥姐是个好人,郑锦才对此颇为不平。好心肠也不用往这些人身上使。g “你不信,咱们去问问。” 几人年岁都不大,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荣烺拉着郑锦去找荣玥,三人一起去颜姑娘的屋子。颜姑娘刚卸了珠花,宫人没来得及通报,荣烺几个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