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38节
燕国如今大部分地区的叛乱都已经平定,王贲也开始在燕国实行军事管控,并且开始致力于反攻和清算…… 因为王贲的清算,陈余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以寄希望陈余能够抵挡秦国的大军,然而陈余到现在都没掀起来太大的风浪…… 故而,也就那样了,刘邦等人的小日子过得还是安逸的,只要他们自己不上赶着去和陈余硬刚,陈余也不可能攻破城池。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些…… 说实话,刘邦做出决定把公子歇等人送去咸阳的时候心里还是挺忐忑的。 毕竟赵国宗室,还是准备谋反的宗室,言之凿凿的说和他们的主公有关系…… 以刘邦的性格,真的是犹豫了很久才没有擅作主张。 毕竟在刘邦看来,对方是谋反。 所以这份关系无论如何不会好到哪里,杀了以后一了百了才是正解。 然而…… 刘邦万万没想到,事情居然还有这样的展开。 “喜事!大喜事啊!” 刘邦高高举起来自己手中的信件。 “还记得咱们抓的赵国宗室么?” “那正是主公的亲舅舅和亲生母亲!” “主公真和赵国宗室扯上关系了?”卢绾一拍大腿。 在做决定之前,刘邦和陈胜吴广卢绾都商讨过许久。 “那这不是祸事了?这可是谋反,纵然主公没有参与,可毕竟是亲族,哪怕陛下再怎么亲近,恐怕也难逃干系吧!”陈胜眉头紧皱。 “这正是我要说的!” “可是你们难道不想想主公的父族是何人?” 刘邦得意洋洋的将信件展开。 “咸阳来信,主公身世大白,父乃长公子扶苏,大父正是当今陛下,陛下甚爱主公,因此破例以赵封其国为诸侯,遥领赵王,萧何曹参他们已经跟随张苍先生赶赴赵地,替主公治理赵国,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和我们见面了!”刘邦脸上带着满满的喜悦开口说道。 “主公,是陛下的孙子?” 消息太多,也太大,陈胜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 倒是吴广闻声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 “坏!” 诸人见状纷纷看向吴广。 这大好事何坏之有? “主公既封赵王,恐怕萧何曹参等人都要位极人臣,我等入了黑冰台,虽然先前步步高升,现在看来,却是苦也,恐怕不能再替主公分忧了!” 剩下三人闻声,一拍额头,纷纷叫苦不迭! 他们,可也是赵泗的元从啊! 封侯拜相,一步之遥啊! 第一百三十二章 赵泗是唯一的选择 黑冰台之中,刘邦和陈胜算是勉强两千石之官。 属于仅次于黑冰台领导者顿若的存在。 如果按照朝臣的官职计算,陈胜和刘邦也算是可以称卿了,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在张苍萧何等人还在磨炼的时候,陈胜吴广刘邦卢绾已经在顿若的带领之下大开杀戒了。 况且彼时始皇帝颁布迁王陵令,脏活累活都丢给了黑冰台,刘邦等人升迁神速是正常的。 毕竟他们的后台是赵泗,而且黑冰台终究比不上正常官职清贵,毕竟黑冰台本身定位就是帝王的手中剑。 然而! 现在问题来了! 赵泗封王了! 那他们所谓神速的升迁比起来萧何张苍等人就啥也不是了。 那可是封王封国! 一国大小事务官职,几乎全部都在等待着划分。 赵泗作为赵国的王,他手底下的班底必然会一飞冲天。 萧何等人也将会从区区几百石直接飞升两千石,封侯拜相都并非臆想。 更不用说,诺大一个赵国的权利在等待着赵泗的班底瓜分。 而加入了黑冰台的刘邦卢绾陈胜吴广四人,只能干看着。 一入黑冰台深似海,说出不去就是出不去。 “悔也!悔也!”刘邦为之嗟叹。 陈胜吴广卢绾三人对视以后也各自唉声叹气。 四人都认为加入黑冰台可以快速立功,另辟蹊径,却不曾想,一飞冲天的机会也因此没了。 “不过我等奉王命镇守赵地,如果不调任的话……”刘邦暗自想到。 虽然名义上不能在主公麾下的赵国办事了,但是来赵地赴任的可都是老熟人。 那对于刘邦等人来说和老鼠进了米缸也没啥区别。 左右,都是自己人,当然,前提是他们不会被始皇帝或者顿若调任。 “只是主公已经封王,大小事务悉可自觉,几乎全无限制,哪怕陛下再怎么溺爱主公,恐怕也不能再将我等留在赵地了。”刘邦心头一叹。 赵国的自主权实在是太高了,根据张苍等人的来信,几乎是除了朝廷亲自任命的官职,其余官职赵泗皆可以自行决定。 而且赵国还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并且拥有律法的制定权和赋税的征收权以及发动劳役的权利。 除了每年要向咸阳进贡一些粮草财富以外,行政军事完全独立。 这不是大秦管不着,而是始皇帝压根没想管。 可是黑冰台不一样,这是帝王的眼线。 按照刘邦的想法,始皇帝最起码也要保证对赵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们是赵泗的门客,天生就不受信任,就算信任也得考虑避嫌。 以始皇帝的掌控欲,总不能真就放任对赵国的情况两眼一抹黑吧? 刘邦几人心头沉吟,各自哀叹,纷纷后悔往日加入黑冰台的决定。 而另一边,驰道之上,士卒拱卫的车架正在朝着赵地缓缓前行。 张苍陈平萧何三个智商最高的同乘一车,正在对着即将抵达的赵国进行着规划。 陈平和萧何各自说了对于治理赵国的意见,在张苍看来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也被张苍一一否定。 “入赵以后,当务之急的第一要事是平定赵国的叛乱和动荡。”张苍摇了摇头沉声开口。 “先生此言差矣,应该先恢复各郡县联系,恢复吏治,整顿郡兵,倘若刚刚前往赵地就直奔平叛而去,不以治吏安民为重,就算叛乱平定了也还会复起。”萧何摇了摇头开口否定。 “在我看来,应该大张旗鼓宣扬声势,让赵人都知道赵地已经成为了主公的封国,并且借此宣扬主公的血脉,同时主动联系赵地的豪强和贵胄,赵地的叛乱之所以不平息,无非就是有他们的支持,而如今赵地封国,官吏奇缺,官署皆需要重新搭建,空出来的位置足够,也就能够坐下来好好商量了。”陈平开口说道。 二者都没有把平叛放在第一。 因为在二者看来所谓的叛乱无非是本地贵胄的支持,只需要搞定本地贵胄,亦或者经营好基本盘,叛乱不战自熄。 “你们说的都不错,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事情。”张苍摇了摇头。 “庙堂!”张苍沉声开口。 “咸阳那边的风闻你们或许没有听说,如今议论立储之声更甚,但是和先前相比,诸臣以主公和长公子父子相提并论,为之造势。”张苍开口说道。 “先生的意思是?”萧何闻声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思索。 这就是人脉和消息渠道的差异,张苍到底是在秦国当过御史的,他的人脉比较高端,因此哪怕在路上也能够了解到咸阳的变化。 而陈平和萧何却不能掌握这种消息,因此也形成了对赵国布置决策的差异。 “陛下的目的快达到了……”张苍眼中带着略显唏嘘的神色。 “如果不出我所料,陛下先后暗示群臣,无非就是想立主公为储。”张苍开口说道。 “可这样一来长公子不就……”陈平闻声开口。 “谁说长公子和主公不能同时立呢?” “只不过按照陛下的意思,应当是想先立太孙,后立储君,这一点我先前跟你们说过,然而这样的事情终究太过于匪夷所思,但是长公子的党羽不会看不明白……” “如今之所以还没有提出来,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想要寻求转圜,二就是因为主公的声势终究还是不够……陛下如果不想一意孤行,这件事就只能由诸臣提出。” “照目前的舆论来看,主公的名声已经传出关中,关内的秦人皆言秦有三代圣君,因此拉扯到最后,无非就是看谁先沉不住气。 倘若陛下沉不住气,那就是先立太子再立太孙。 倘若诸臣沉不住气,那就是先立太孙再立太子。 也正因为如此,朝堂才多有非议,认为陛下此举恐怕会让父子生出来隙,并不是堂皇之举。 但是既然事已至此,我等也该为主公张扬声势。 因此,需以最快的速度平定赵地,而且,不能对赵地的贵胄有任何妥协,该迁移的也要一个不落的把他们送到咸阳去。 不仅要快,还要堂堂正正,做的漂亮,主公立储才名正言顺。 有如此功绩,再怎么说,也是给了他们一个台阶…… 况且如果陇西事已经定下,韩信战功颇多,就是纵览百年,如此战功也不足五指之数。 用不了多久,陇西报捷的文书就会传到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