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随军日记在线阅读 - 第146节

第146节

    400元她家还是能拿出来的,大不了到时候让侄女还450,家里的丈夫和公婆应当会同意。

    闻嘉嘉:“……”

    四百呢,这可真不少了。

    只是她不了解陆大姐她侄女,与陆大姐也只是萍水相逢,并不敢轻易答应,怎么的也得再了解了解才行。

    陆大姐也没敢催,只当闻嘉嘉还要去了解一下市场。只道:“要是有得卖,来这里找我就行。”

    闻嘉嘉点点头。

    严教授一行人10点出头时终于到了,皆大包小包的,好在公交车就在门口。

    “严老师,冯老师!”闻嘉嘉满脸带笑的过去打招呼,又挨个喊人。

    “小闻同志。”

    闻嘉嘉:“是我呢,我带你们先去家里放行李如何。”

    “好好好!可得好好歇歇腿。”

    一行人上公交车,又带着许多行李,公交车几乎被添满半车。

    闻嘉嘉笑笑对一行人道:“咱们去清水巷,清水巷离医玻厂就几分钟的路程,有那嗓门大的在医玻厂后门吼一声,清水巷都能听到。”

    有学生兴奋:“这么近?那早晨就不需要坐公交车去上班了。”

    “是呢!连自行车都不用。”

    十几位学生叽叽喳喳的谈论起来,激动的看着窗外,偶尔发出感叹声。

    自然不是感叹临和市的高楼大厦,临和市的楼没法和海市的比。

    但临和市真不算差的了,街道宽阔,路上人也多,进入主城区后虽说都是低矮的房屋,但却能看出住房规划不算差。

    而且偶尔还能看到几座园林,白墙黛瓦的甚是美丽。

    一种同海市完全不同的婉约之美。

    穿过主城区,来到医玻厂药厂等各种厂子所在的区域。

    这里就更贴近海市了,高楼随处可见,每路过一个厂闻嘉嘉都会介绍,直到到达医玻。

    医玻那座大洋楼在翻新过后实在惹人眼,她都听到有学生发出“哇”的声音了。

    医玻大门也建得无比大气,特意建得和大洋楼相配,单单从门口看还是很能唬人的。

    紧接着路过学校,这座学校是工厂小学,附近工人的孩子都在这座学校中上学。旁边还有一群中学,就隔一条街,格外近。

    他们在这站下车,下车后沿着路往前走,过个路口再拐个弯,穿过两个巷口就到了分配给医玻厂的清水巷。

    清水巷巷口有棵银杏树,树龄据说几百米了,当初大炼钢铁的时候都没有把它砍了。

    树冠特别大,几乎能遮盖整个巷口,此时正是叶子开始变黄之时,闻嘉嘉指着树说:“等秋天到了,这棵树会非常漂亮。”

    冯老师抬头看看,非常期待:“到时候我寻些落叶做书签。”

    清水巷的房子都是带院子的,青砖黛瓦,巷子尽头有条清澈的河流,所以取名清水巷。

    闻嘉嘉指着尽头的跨河桥道:“桥对面多是住着药厂的人,还有座小园林呢,那座园林是没有上锁的,傍晚好多人会去那里走走。”

    她心中叹息,可惜她没去过。

    严老师感慨:“真好啊,我觉得住在这里比住楼房好。”

    闻嘉嘉笑眯眯:“是吧!严老师你家七口人,可是分到了一整座的小院呢。”自己关上门过日子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在她们还在海市没回临和之时,高主任就给厂里打电话让人赶紧准备住所了。

    这条清水巷原本可是化工厂的地盘,听说是沈厂长跑到市工业局,又跑到房管所,最后和化工厂厂长打了一架,才把清水巷要到手。

    不仅如此,还特意去药厂借维修工,把房子修整了个遍。

    闻嘉嘉昨天下班前来看了几眼,当即心比柠檬还酸。心里暗想,有机会她也要搞套这种房子来住住。

    第75章 天降馅饼

    清水巷左右都有房屋,加起来一共18座院子。

    其中大小皆不相同,据说是从前一位三品大院族人居住的地方,那位三品大员的房子太过显眼以至于消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而这些族人的房子却保存下来。

    时过境迁,有些人家背井离乡再未出现,有些人家人口凋零家中再无一人。

    这些无主的房子被房管局接手,再分配给街道和各个工厂。

    闻嘉嘉此刻抬眼,只见眼前这扇门的门边墙上钉着写有“8号”的铁皮,便对严老师道:“严老师,这就是分配给您的房子。”

    说着掏出钥匙开门,门锁“咔哒”一声被打开,又将门推开,方方正正的院子就出现在严教授眼前。

    他推推眼睛,大步走进去。

    “正屋是双层楼,一楼有两间房间,一大一小,二楼有三间房间,一大两小。”

    严教授眼睛都亮了,打开一楼的大房间打量半分钟,不断点头:“好啊,屋子光线好,窗户就开在院子这边,推开窗就能看到玉兰花。等等,院子里这棵是玉兰树吧?”

    “呃,抱歉严老师我不太清楚。”最近不是玉兰花的花期,闻嘉嘉还真认不出来。

    严教授认真瞧瞧,肯定道:“是玉兰树,我母亲最喜欢玉兰。”

    他心下决定,这间房间留给父母住。

    他为何会选择来这儿,其实也有老父老母年岁渐长的原因。

    学校只给他分配了一间80多平的房子,于其他人而言80平很大,但是他父母从前住在农村,对他们而言实在憋闷。

    偏偏家里还有闹腾的孩子,父母亲都已经70岁出头了,却愈来愈想回农村。

    回啥啊,严教授是独子,离开老家几十年哪里还放心父母回去呢。

    可偏偏80平的房子已经是学校家属院中最大的房子了,严教授都想着要不要去租房了,便遇上医玻招人这事儿。

    他知道自己是来扛大梁的后便满口答应,毕竟扛大梁嘛,肯定是有好房子给他的,谁曾想这么的好。

    闻嘉嘉笑了笑:“那正好,老人家住一楼就不用爬楼梯了。而且卫生间就在房间的旁边。哦,二楼也有卫生间呢。”

    严教授立马上去看了一圈,二楼不但有卫生间,还有带玻璃门的大阳台。

    阳台开阔,站在上面朝下看,是种着玉兰树和月季的院子。放眼望去,却又能看到规整排列的青堂瓦舍,看到远处的河流,看到河流中的摇橹船,甚至看到远处巍峨青山。

    严教授长舒一口气,心潮澎湃,只觉得自己不给医玻厂做出点成绩来,都对不起人家分给自己的房子了!

    厨房也在一楼,院里甚至还有一块没有用青石板压着的泥土地。

    闻嘉嘉昨儿特意让人来搬走的,这么好的院子不留一块地来种菜真是可惜了。

    果然,严教授相当喜欢,说:“这下我爹妈不会想着回农村了。”

    闻嘉嘉把钥匙交给严教授,又带着正在到处看的冯教授去隔壁家,冯教授家就在严教授隔壁的九号院。

    “我家有双层楼么?”冯教授问。

    闻嘉嘉笑道:“有的,咱们清水巷目前就两座双层楼小院,想着您和严教授家里人多,便分给了你们。”

    就是格局略有着不同,房屋变成了l形,也就是说出了正屋还多出间厢房来,而厨房和餐厅就在厢房中,房屋面积稍微更大,可日常生活中又没有隔壁严家来的方便,所以倒说不出谁家更好了。

    闻嘉嘉又去给另外两位教授开门,她原本想把钥匙都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开的,谁知他们都想见见其他人的家。

    之后的院子就有些普通了,但每座都院墙高高,还有卫生间,也足以让人满足。

    几位学生是混居,四人一座院子,大家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等他们安顿好后,闻嘉嘉带着几人去厂里报道。

    高主任已经在小红楼的大门口等着了,见到他们后急忙上前打招呼,紧接着沈厂长也来了,言笑晏晏,脸上笑容要多灿烂有多灿烂,闻嘉嘉都没见过这样的沈厂长。

    一旁的闻嘉嘉松口气,这一天天的,可算是完成任务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两个月过去。

    有严教授几人的加入,生产部门就像是被安了发条似的,进展速度飞快。

    闻嘉嘉的办公室也有事情干了,再不是帮忙整理资料了。

    她早已在半月前搬到自己的办公室去,如今一人独享十几平方的房间,实在舒坦!

    闻嘉嘉还特意在办公室里放了个炉子,这样一来冬天时喝热水便不必去一楼水房接。

    而且还合成个水壶出来,平常煮煮茶甚至热热包子馒头啥的都很不错。

    高主任看了都点头觉得好,就是临走前交代她:“有这东西在,往后冬天里可不能死死关着门窗。”

    她从前说做安全工作的,现在依然保留着劝导别人注意安全的习惯。

    闻嘉嘉当然应好,眼看着74年快结束,75要到了,社会即将起飞,她还想好好享受呢。

    最近忙得天昏地暗,因为要完成市工业局给定的目标的关系,厂里一切资源紧着生产部门来。

    就连闻嘉嘉有时都被安排去车间值班——车间里正在三班倒的生产玻璃瓶。

    早中晚班,一班8小时。

    闻嘉嘉有时候值中班,有时候值晚班。值晚班的时候可得在厂里过夜,闻嘉嘉熬不住,特意让魏岱帮她买了个行军床来,那几天晚上都是靠行军床恢复精神。

    偏偏天气越来越冷,行军床睡的时候后背会漏风,闻嘉嘉有两天休息时都是被冻醒的。

    为此还感冒了,流了两天的鼻涕,还是到药厂里看医生才给治好。

    现在医玻是真缺人呀,厂医也没有。但说实话,这么点儿人的厂子也用不到厂医。

    两个月的忙碌下来,工厂也迎来收获。总算是把货给赶出来了,闻嘉嘉和梁牧两个小组的人还肩负着质检的工作,所以他们依然不得闲。

    闻嘉嘉总算晓得了自己这么办公室怎么会这么多人,一开始只以为是整理整理资料的,或者是对接的,谁晓得工作是真多啊,连质检都是她们的活儿。

    能彻底闲下来时,已经是立冬。

    立冬,万物凋零。

    因为西风南支,他们这片地方在最近迎来了阴雨连绵的天气。天一冷,雨一下,那滋味真的不好受,风里都是带刀子的。

    闻嘉嘉最近在准备年货,今年因为方红军会回老家的关系,所以得提前准备。

    她靠着偷偷卖一些暖手袋,随身水壶啥的很是赚到一笔钱票。但多是工业票,rou票粮票寥寥无几,买三斤rou都够呛的。别说年货了,甚至都不够她家过年时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