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吾为皇太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4

分卷阅读154

    了解,这话就是她会说出来的,我只是在想……”

    唐鸠好奇:“嗯?”

    荆雀小声嘀咕:“她跟正君夜夜快活,可不是没什么不好吗?”

    唐鸠猛地咳嗽了起来。

    ☆、柏叶5

    纪潇自爆的第二天, 大臣们都是顶着黑眼圈上朝的。

    时间太紧, 哪怕彻夜商议,也难以定下对策,于是众大臣就仿佛约好了似的,默契地表示再宽限几日。

    纪潇非常大度地准了。

    下朝时, 成康帝先行,起身时略缓了缓, 卢公公赶忙上前扶住,大臣们跪地垂首, 但也余光瞥见了这一幕, 神色各异。

    纪潇出了大殿便往宫里头赶,追上了乘着步辇的成康帝。

    “阿爹近日可有吃好睡好?”

    成康帝瞥她一眼, 轻轻叹了声, 却是没说话。

    纪潇又道:“我跟阿娘阿姐约好了今天在清宁宫吃晚宴, 又说带上咏召盼儿和漾儿,就差阿爹了。”

    成康帝一听就知道重点在林咏召, 点点头道:“那就去清宁宫吧。”

    说完心里又有些熨帖, 没白疼这两个嫡女。

    想想以前贵妃的九公主也是着他疼爱的, 可那时九公主也没说多关心他一些,若说年纪小吧, 及笄之龄,年纪不小了,纪潇这个年龄战场都上了,每回寄回京的家信里都是报平安, 还要将阿爹阿娘阿姐甚至几个姐妹的身体和琐事全部问一遍。

    又想到自己那么多女儿,都嫁了人,到头来留在身边的就这么两个……

    不过皇家人,便是生了儿子,到最后能活下来的也少,自己虽无子,可除去因病早逝或夭折的几个,剩下的女儿都平平安安活在世上,无一人因帝位纷争而丧命,这不也是“家宅安宁、社稷稳固”之相吗?

    查出卢回之后,成康帝并没有再见过林今棠,一来本就有他留下来的方子,二来太医院的太医们也不是吃素的,只是林今棠占了知道得多的便宜,才在这病症上显得比太医们更通一些。

    他把过脉,神神秘秘地把纪潇拉到一旁。

    纪潇一颗心吊了起来:“怎,怎么了?阿爹不会……”

    林今棠忧心忡忡地问:“我若是实话实说……劝官家多休息以养身,会不会被误以为是心怀不轨……影响到你?”

    纪潇猛地松了口气,摆摆手道:“这个我来,阿爹未必会疑我,但可能会疑你,倒不会影响别的,就怕让我休夫。”

    林今棠摸摸下巴:“不会吧,我儿子好歹是小皇孙?”

    纪潇笑眯眯地看着他:“九公主也是皇女。”

    林今棠正色起来:“那不行,我要当正宫。”

    “嗯?”纪潇故意拖长声音。

    林今棠立即改口:“而且是唯一的正宫。”

    这么说笑一通,把纪潇心里那点紧张说没了。别看她揽事揽得快,其实心里还真怕成康帝会觉得她想早日继位。

    她回去路上斟酌了一下,先压在心里没说,倒是在宫里留到宫禁将落之时。

    她一直在紫宸殿陪着成康帝批折子。

    成康帝催道:“你还不出宫?”

    纪潇无所谓地道:“反正我都说了我是女的了,皇女留在后宫,大臣们不会多言的。”

    成康帝:“无法反驳。”

    此后接连两三日,纪潇都搬到成康帝身边看折子,她自己的部分批得快,就帮成康帝包揽剩下的政事,几乎每个折子写了什么都要同成康帝说一下。

    一开始成康帝嫌她吵,几天下来也看出门道了,只是不说破。

    纪潇见时机成熟,凑到他身边端茶递水,有些讨好地笑:“阿爹您看,我这几日处理政事如何?”

    成康帝轻笑:“你又不是刚开始处理这些,怎么还问我?”

    纪潇掩在宽大袖子下的一双手搓了搓,道:“我是觉得比之以往更快,更熟练了些,便是稍难些的政务,也能想出一二对策……”

    成康帝幽幽地道:“的确是独当一面,用不着朕了。”

    纪潇“噎”住了。

    成康帝吓唬住了她,便嗤笑了一声:“话不直说,非拐弯抹角,你何时也变得跟朝臣一样了。”

    纪潇这才意识到成康帝没跟她认真,立刻心里一松,干脆直白地道:“阿爹身体不宜受累,可阿爹又是大晏的主心骨,我学得还不够,那帮大臣也未必愿意尽心辅佐我,还得仰仗阿爹,想了想便想出这么个法子——日后我陪在阿爹身边理政,替阿爹多分担些折子,我拟个回折子的办法,再告知阿爹定夺,这样阿爹便能少费一道心思。”

    成康帝似在认真思索,纪潇等的时候,又添了一道茶。

    就听成康帝说:“吾少费心思,你便要多费心思,又如何抽出心思来顾及你夫君儿子?”

    纪潇连忙道:“这也是我正想跟您说的……如今大晏地广人多,事务比之前朝成倍,虽有诸位相公辅政,但是呈上来的折子却分毫不少。”

    成康帝微微蹙眉:“你想让诸相直接决策?这不可,前朝怎么灭的忘了吗?”

    “自然铭记在心,前朝便是因丞相把政,祸乱朝纲与天下,才有纪家先祖挺身挽狂澜,更有了如今的六相制……”纪潇道,“只是儿臣认为群相制还可以再事半功倍些。”

    成康帝示意她继续说。

    纪潇:“一来要命三省将诸事分类呈上,不以轻重缓急分,而以类别分,如兵马算一类,各州递上来的算一类,各县又算一类,这每一类下还要再戏份,如兵马之中究竟是粮草之事,还是战事捷报,县令折子究竟是有问题上报,还是显摆自己的功绩……”

    “要做到这一点,便要让人翻查后再细分,这难免又多了几道流程,所以未免麻烦,可以让众臣除了上折子外,再附一细条纸,条上写这折子所议议事,如此既便于分类,也便于一眼知其内容。折子要先在中书过一遍,二相可顺便在最关键处做下标记……这主要是防那些惯于滥用词藻典故通篇废话之人。”

    当朝科举重诗赋文才,所以大臣们为了跟风,难免也想表现一下自己才学渊博,折子里便有冗长的废话。其实能将文才与实策结合在一起的不是没有,句句精辟直指要害不说,还文采卓绝,但在数千官员中实在太少了。

    “二来,您一向勤政,每每与中书门下一同议事,中书问过您的意见才拟诏书,我倒是觉得不如让他们先议一道,直接将拟好的诏书给您过目,您觉得行便递给尚书省,您觉得不行再送回去重议,当然,中书拿不准的事,与您先议过也无妨。只是这事执行起来能否省时省力,便要看几位相公各自的本事与性格,因此提议虽出,能否有效果则事在人为。”

    “其三,这两年朝堂上花费的时间总是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