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
么。
话到嘴边,又被狠狠地咽了下去。
一抬头,他看到的是,在那些人的眼里,只有恨与怨,厌与嫌。
原谅?
他们好像没有这个想法。
曾经为了他们一点点的安危,不辞辛苦,劳作许久的太子殿下,他们已经不想再看到。
那一刻,南楼的百姓只记得,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这种荒诞的事理。
东街的百姓,一步步向前逼近,没有丝毫的犹豫,所有人一同涌进药坊。
那位早已疲惫不堪的太子殿下,只能一点点后退。
见状,庄荞木讷地站在一边,眼睁睁的看着太子被一群人逼到墙角,她却无计可施,只能蹲下身子抱头痛哭。
本来,她也有想过,要去救他。
可是,太子杀人,已然是个不争的事实,再做一些拼命的抵抗,也只是无谓的挣扎。
太子大势已去,此刻,场面控制的权利,掌握在南楼百姓的手里。
“太子殿下,希望您下辈子投胎,能做个好人,不要再做这些损阴德的惨事。”
为首的一人,瞪大了他的青龙眼,扬起手中的拳头,准备砸向紧贴着墙的太子。
拳一挥,华天侧身一躲,那只拳头落了个空。
紧接着,又有不少的拳头,跟着嚯嚯的挥向墙角。
终究是寡不敌众,华天费了半天力气去躲,背后的衣服,还是沾有不少并不属于他的污秽印记。
“哼,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吗?”
华天对着上方的空气冷冷一笑,自言自语道:“如此也好,前段时间,我刚刚研制出的一种新迷药,还未曾使用过。我还正犯愁,上哪儿去找合适的人来试手呢。”
话毕,华天从怀里掏出一根细小的木筒,他自己瞅准机会,迅速爬上房梁。
木筒的一边正对着下方的南楼百姓,华天又将另一边放在唇上,轻轻一吹,一道白色的烟雾弥漫在空中。
许久过后,仍未散去。
西街的那间药坊里,始终存在着一开始的烟雾。
华天说过,这烟雾一旦释放出,便没有被收回的道理。
永清城。
“陛下,这是南楼守丞,昨日派人送来的香,您觉着如何呀?”
赵公公一边燃起手里的第二炉香,一边问候着国君此刻的心思。
“嗯,还可以。”华天随口承认着新进贡的香料质量,转而问道:“最近,南楼西街的烟雾怎么样了,有没有派人好生照看着?”
“陛下放心,奴才们是绝对不会让它随意散走的。一旦烟雾的浓度降低,自会有人前往增添。”
“如此甚好,南楼的事情算是彻底解决了,有了这迷药,也暂时不用去管。永清即将面临的局面,想要避开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赵公公,你说这又该如何破解?”
“陛下这不是为难奴才嘛,奴才们哪会懂行军打仗的事儿啊?”
“打仗,本王也不会。当今天下,真正能够将排兵布阵,灵活运用到佳境的,只有一人。不过,她已经死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陛下说的是。”
“你知道本王说的是谁吗,你就跟着说是。”
“这……”
赵公公只是尴尬一笑,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
“十多年前,这个人,你也是见过的。”
“奴才也曾见过?”
“没错。十年前,澄江一战,借此扬名天下的江国东军将领柳雪亦,她便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可惜啊,天妒英才。”
提到她的名字,华天的嘴角处,莫名划出一道不屑的冷笑。
片刻之后,他收起脸上阴冷的笑容,猛然下令道:“宣冯琪。”
“是。”
赵公公退三步走,转身离去。
少时,一道黑影,突然掠过窗外。
殿内,一位眉目清秀的少年,安静地跪在天子脚下,等候国君发号施令。
“冯琪,你可知道,本王为何传你来这里吗?”
闻言,名叫冯琪的少年,微微抬头望向书桌另一旁的国君。
抬眼间,少年的眼底深处,分明透漏着一丝丝寒意,犹如一头刚刚被人叫醒的猛兽,正犯着小脾气,叫人看了头皮直发麻。
那份断绝感情的冰冷,总是令人有些于心不忍,却又不得不忌惮。
然而,正是这份不近人情的冰冷,才能让华天安心的,将澄国死士小队的领导权,交给一个年仅一十三岁的少年。
澄国的死士小队,自从华天登基之日起,便正式建立了。
这支小队,从来没有一个正经的名字,也没有固定的领头人。
一来,华天再也不会随意的相信一个人,不论男女。
二来,杀人本就是件不光彩的事,需得在暗中进行,最好是无声无息的解决掉。
三嘛,华天自己也不确定,这支死士小队能否替他,把事情办的称心如意;对于外界之事,他们是否真的已经心灰意冷。
最初,华天建立它的原因,仅仅是为了借用这些人的手,去解决掉一些不听话的人,比如南楼。
海啸之后的救治疑云,早已过去不知多少个春与秋。
至今,仍有不少人在背地里,提出来当做话柄,并四处散播当年身为太子的国君,连夜治死百姓的事情:
太子无能,却非要跑到南楼治病救人,糊涂之下,药物使用过量,东街不少无辜百姓命丧黄泉。
为了杜绝民间的谣言,华天不得不狠下心,欲将其斩草除根。
夜深,人静。
风吹,树动。
犬吠,鸡鸣。
翌日一早。
当西街的人,再次前去东街探亲时,才发现街道空荡荡的,寂静得有些离奇。
小心地推开亲戚家的门,屋内锅碗瓢盆还在,人却没了,茶水也有些发冰。
若说是离去,却是连一丁点儿足迹,都未曾留下。
南楼的百姓纷纷猜疑着,心中也有了个大概的结论,却再无人敢挂在嘴边。
第40章 第四十章
【时过境迁】
经过多日的行军,泷军主力终于抵达永清城的范围之内。
“传令下去,即刻在此处安营扎寨,歇息整顿。隔日一早,直接打进澄国王宫。”
刚一到达,曲如风便吩咐好诸多事宜。
“这么快就要进攻?”
听到刚刚传来的将令,智千虑有些惊讶。
自桃燃关一路走来,虽说没有急着赶路,将士们的体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调整。
可是,这么不顾头不顾尾的冲进去,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有什么问题吗?”
一旁的曲长英,不解地问道。
“永清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华天还十分擅长用毒,保不准他又在澄军身上用了什么奇奇怪怪的药物。
话到嘴边,又被狠狠地咽了下去。
一抬头,他看到的是,在那些人的眼里,只有恨与怨,厌与嫌。
原谅?
他们好像没有这个想法。
曾经为了他们一点点的安危,不辞辛苦,劳作许久的太子殿下,他们已经不想再看到。
那一刻,南楼的百姓只记得,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这种荒诞的事理。
东街的百姓,一步步向前逼近,没有丝毫的犹豫,所有人一同涌进药坊。
那位早已疲惫不堪的太子殿下,只能一点点后退。
见状,庄荞木讷地站在一边,眼睁睁的看着太子被一群人逼到墙角,她却无计可施,只能蹲下身子抱头痛哭。
本来,她也有想过,要去救他。
可是,太子杀人,已然是个不争的事实,再做一些拼命的抵抗,也只是无谓的挣扎。
太子大势已去,此刻,场面控制的权利,掌握在南楼百姓的手里。
“太子殿下,希望您下辈子投胎,能做个好人,不要再做这些损阴德的惨事。”
为首的一人,瞪大了他的青龙眼,扬起手中的拳头,准备砸向紧贴着墙的太子。
拳一挥,华天侧身一躲,那只拳头落了个空。
紧接着,又有不少的拳头,跟着嚯嚯的挥向墙角。
终究是寡不敌众,华天费了半天力气去躲,背后的衣服,还是沾有不少并不属于他的污秽印记。
“哼,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吗?”
华天对着上方的空气冷冷一笑,自言自语道:“如此也好,前段时间,我刚刚研制出的一种新迷药,还未曾使用过。我还正犯愁,上哪儿去找合适的人来试手呢。”
话毕,华天从怀里掏出一根细小的木筒,他自己瞅准机会,迅速爬上房梁。
木筒的一边正对着下方的南楼百姓,华天又将另一边放在唇上,轻轻一吹,一道白色的烟雾弥漫在空中。
许久过后,仍未散去。
西街的那间药坊里,始终存在着一开始的烟雾。
华天说过,这烟雾一旦释放出,便没有被收回的道理。
永清城。
“陛下,这是南楼守丞,昨日派人送来的香,您觉着如何呀?”
赵公公一边燃起手里的第二炉香,一边问候着国君此刻的心思。
“嗯,还可以。”华天随口承认着新进贡的香料质量,转而问道:“最近,南楼西街的烟雾怎么样了,有没有派人好生照看着?”
“陛下放心,奴才们是绝对不会让它随意散走的。一旦烟雾的浓度降低,自会有人前往增添。”
“如此甚好,南楼的事情算是彻底解决了,有了这迷药,也暂时不用去管。永清即将面临的局面,想要避开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赵公公,你说这又该如何破解?”
“陛下这不是为难奴才嘛,奴才们哪会懂行军打仗的事儿啊?”
“打仗,本王也不会。当今天下,真正能够将排兵布阵,灵活运用到佳境的,只有一人。不过,她已经死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陛下说的是。”
“你知道本王说的是谁吗,你就跟着说是。”
“这……”
赵公公只是尴尬一笑,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
“十多年前,这个人,你也是见过的。”
“奴才也曾见过?”
“没错。十年前,澄江一战,借此扬名天下的江国东军将领柳雪亦,她便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可惜啊,天妒英才。”
提到她的名字,华天的嘴角处,莫名划出一道不屑的冷笑。
片刻之后,他收起脸上阴冷的笑容,猛然下令道:“宣冯琪。”
“是。”
赵公公退三步走,转身离去。
少时,一道黑影,突然掠过窗外。
殿内,一位眉目清秀的少年,安静地跪在天子脚下,等候国君发号施令。
“冯琪,你可知道,本王为何传你来这里吗?”
闻言,名叫冯琪的少年,微微抬头望向书桌另一旁的国君。
抬眼间,少年的眼底深处,分明透漏着一丝丝寒意,犹如一头刚刚被人叫醒的猛兽,正犯着小脾气,叫人看了头皮直发麻。
那份断绝感情的冰冷,总是令人有些于心不忍,却又不得不忌惮。
然而,正是这份不近人情的冰冷,才能让华天安心的,将澄国死士小队的领导权,交给一个年仅一十三岁的少年。
澄国的死士小队,自从华天登基之日起,便正式建立了。
这支小队,从来没有一个正经的名字,也没有固定的领头人。
一来,华天再也不会随意的相信一个人,不论男女。
二来,杀人本就是件不光彩的事,需得在暗中进行,最好是无声无息的解决掉。
三嘛,华天自己也不确定,这支死士小队能否替他,把事情办的称心如意;对于外界之事,他们是否真的已经心灰意冷。
最初,华天建立它的原因,仅仅是为了借用这些人的手,去解决掉一些不听话的人,比如南楼。
海啸之后的救治疑云,早已过去不知多少个春与秋。
至今,仍有不少人在背地里,提出来当做话柄,并四处散播当年身为太子的国君,连夜治死百姓的事情:
太子无能,却非要跑到南楼治病救人,糊涂之下,药物使用过量,东街不少无辜百姓命丧黄泉。
为了杜绝民间的谣言,华天不得不狠下心,欲将其斩草除根。
夜深,人静。
风吹,树动。
犬吠,鸡鸣。
翌日一早。
当西街的人,再次前去东街探亲时,才发现街道空荡荡的,寂静得有些离奇。
小心地推开亲戚家的门,屋内锅碗瓢盆还在,人却没了,茶水也有些发冰。
若说是离去,却是连一丁点儿足迹,都未曾留下。
南楼的百姓纷纷猜疑着,心中也有了个大概的结论,却再无人敢挂在嘴边。
第40章 第四十章
【时过境迁】
经过多日的行军,泷军主力终于抵达永清城的范围之内。
“传令下去,即刻在此处安营扎寨,歇息整顿。隔日一早,直接打进澄国王宫。”
刚一到达,曲如风便吩咐好诸多事宜。
“这么快就要进攻?”
听到刚刚传来的将令,智千虑有些惊讶。
自桃燃关一路走来,虽说没有急着赶路,将士们的体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调整。
可是,这么不顾头不顾尾的冲进去,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有什么问题吗?”
一旁的曲长英,不解地问道。
“永清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华天还十分擅长用毒,保不准他又在澄军身上用了什么奇奇怪怪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