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

分卷阅读22

    。

    连翘已经摆好了餐盘。族学里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碗碟器皿。里头有一碟果子,一碗粟米饭,一个rou菜,一个蔬菜,一碗汤羹。有舍监娘子在外头看着,不许剩下饭菜出门。偶尔有小娘子实在吃不了的,都让女使代吃。要不然可得吃三戒尺,抄写百遍的,下午还要罚站。

    其他人已经安静地动箸,十多位小娘子加上贴身侍候的女使,却无一人出声。

    九娘赶紧入座,拿起竹箸,却看见四娘和七娘联袂而来。

    七娘直奔向九娘,到了她桌前。九娘正想着是钻桌子还是扑到身侧的秦小娘子身上,却见七娘手一抬。

    啊?九娘看着自己餐盘里乌黑一片,傻了眼。东厢房里顿时乱了套,什么用餐礼仪和规矩,全不顾了,屋子里叽叽喳喳一片混乱。

    舍监娘子进来的时候,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九娘的餐盘翻在地上,米粒与果子齐飞,墨汁同汤羹一色。

    七娘揪着九娘的包包头不放,四娘拉着七娘的手。九娘正红着脸不吭声,也不哭,抓着七娘的衣襟。

    张蕊珠带着一众小娘子们围着她们劝和,除了张蕊珠伸手在掰七娘的手,余者也没有一个出手帮忙的。

    舍监娘子大力拉开她们三个,黑着脸叫来仆妇打扫擦拭,将她们三个和张蕊珠带到孟馆长面前。

    孟馆长问了问用饭时发生的事,就单留了七娘下来。让其他人跟着舍监娘子回去继续用饭。

    东厢房里,女使们已经重新去领了饭菜。九娘洗干净小手,让连翘给自己梳好头,径自坐下用饭。四娘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七娘会不会把自己出的点子说给院长听,食不下咽,干脆让女使代用了。

    待用完饭,女使们上了茶水,东厢房才允许说话聊天。

    秦小娘子因为坐在九娘身侧,一脸好奇地问她:“九娘,你怎么不怕你家的爆竹娘子?”

    九娘笑眯眯地说:“因为我是火石?”

    秦小娘子一愣,大笑起来,拍拍她的小脑袋:“你倒是个有意思的,力气还不小啊。”她高兴地说:“你七姐身上那件真红绫梅花璎珞褙子,被你用一手墨涂了,肯定气死她了。”

    张蕊珠捧着茶盏走过来叹了口气:“你还说!七娘那件褙子恐怕就是节前她一直说的那件,还是她外家婆婆从眉州托人捎来的,那绣工,真是精致。小九娘,你胆子可真大啊,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九娘笑着问:“那么jiejie要是不讲理欺负我,我就该笑着被欺负吗?”

    厢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张蕊珠有些诧异九娘的语气,却也只淡淡一笑,摇头走开了。四娘的心,更加七上八下起来。

    未时,上课的钟声再次响起的时候,东厢房却迎来了孟馆长。

    “今天未时的课临时取消了。所有人都回到课舍去。”孟馆长声音不响,却坚定得不容任何人质疑。

    原本未时的课程,是琴棋茶画任选一课,去画室、琴房、棋室或茶房,学习一个时辰。各位小娘们面面相觑,大概猜到了和孟家三姐妹有关,却也都安安静静地鱼贯而出。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度娘双丫髻出来那么多错误的。强迫症又犯病了。

    真正的双丫髻是王祖贤在第一集小倩的经典造型。

    我在微博上放了个常识纠错。微博名小麦-麦麦。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差别。

    张蕊珠同学清丽出尘的外形灵感就是王祖贤。

    九娘?哦,孟九娘七岁的外形灵感是王诗龄小公主。其他人?别急,咱慢慢来。

    都姓王?对啊。我家女主原来叫王玞嘛。

    ——原来的——

    宋朝,就已经设置了小学。并且统一了小学课程。

    苏轼同学,在眉州就是公认的优秀的小学生。

    所以,不要以为小学是现代词语哦。

    第13章

    乙班课舍里从来没这么安静过。

    七娘比众人更早回到课舍,一脸的不服气,挺直了背脊。

    待众人归座,孟馆长看看李先生。李先生开口说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也是孟家族学的立学之本。今日之事,起因是有人对孟九娘进内乙班的资格存疑引发的。官家的决策,尚有台谏可以反对。学馆的决策,自然也要经得起质疑。现在,有多少人对她入学资格有疑问的,不妨站起来。”

    七娘砰的第一个站了起来,然后课舍里七七八八,站起了不少小娘子,就是夸奖九娘的秦小娘子,也笑着对她点点头说了声“抱歉啦”站起身来。

    不一会儿,课室里只剩下张蕊珠和四娘没有站起身。七娘扭头瞪着四娘,眼里冒火。四娘才别扭着慢慢起了身。

    孟馆长笑问:“蕊珠,你为何没有站起来?”

    张蕊珠笑道:“爹爹送我来孟氏族学附学时说过,论女学,京中很多世家的学堂都很好,可没有哪家学堂能像孟氏族学百年来都这么严格律己的。所以蕊珠相信馆长和先生肯定有让九娘来乙班的理由。”

    孟馆长轻笑不语。

    李先生点了点头,让众人坐下:“好,你们都知道,男学要从丙考入乙,君子六艺不可缺一。我们女学丙升乙,虽然不用考御射,却也需要通过礼、书、经、数四大科目的入学试。”

    提到考试,不少小娘子都缩了缩脑袋。

    李先生道:“去岁女学丙班有三十二人报考乙班,通过考试的,只有七人。乙班报考甲班的,九人,无一得通过。因为忠信二字,女学今年不设甲班。”

    张蕊珠面色如常,唇角含笑。

    李先生又说:“九娘,你上前来,将早间的五礼考试再做一遍给大家看。”

    九娘只能依言上前,略正衣裳,肃容站立。开始照着早间考试的内容重做一遍。

    一刻钟后,课舍内已然鸦雀无声。这吉礼、军礼、凶礼、宾礼、嘉礼,她们最熟悉的都是嘉礼,因为是日常礼仪。虽然有宫中的尚仪娘子教导,但祭祀之礼、田猎军事之礼、丧葬之礼和朝拜之礼毕竟日常接触不多,尤其和皇室相关的内容,从头学起,不只是礼仪姿势,收放的时间,进退的位置,跪拜的方位,就是张蕊珠和孟婵,去年考上甲班,在吉礼和宾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