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9

分卷阅读89

    真不知道有没有命回去了。女史让她们稍安勿躁,稍后自会有人来接她们。

    苏昕一声不吭地看着靠在右侧船舷的三公主赵璎珞,她当时看得清楚,就是这位,在赵浅予背上用力一推。

    赵檀有些不安:“三妹,你也是的,我们这许多人挤一挤,她们肯定下水了。你伸什么手?被谁看见了如何是好?”他现在想起里这三年被赵栩揍的疼痛了,不寒而栗起来。

    赵璎珞笑嘻嘻地说:“谁看得见?”她看着船头那十几个人,视线在苏昕脸上打了个转:“谁又敢说自己看见了?”

    苏昕移开眼睛,却看到有一个人同自己一样,脸上有些僵硬。却是七娘。

    “阿姗,你怎么了?”苏昕问她。

    七娘看看她,摇了摇头,转过身看着水面。

    苏昕走到七娘身边,轻轻地问:“你也看到了是不是?”

    七娘吓得一个激灵,浑身汗毛倒竖,拼命摇头。

    苏昕悄悄地说:“我也看到了。”

    七娘立刻回头看看,觉得无人注意,这才凑近了苏昕说:“你说是谁推的九娘?”

    苏昕一愣:“啊?谁?”

    七娘摇摇头:“我吃不准。”

    苏昕讶然。

    七娘又打了个寒颤:“可能是张jiejie,也可能是我四姐——”

    苏昕啊地一声轻呼,不可思议地看着七娘。

    七娘靠紧了她,抖抖索索地低声说:“你看清楚了?到底是谁?”

    苏昕想了想,摇摇头:“我看到有人推四公主了——”

    七娘面无人色地发起抖来,刚想回头。苏昕一把拽住她:“别动!”

    这时一双手忽然搭在七娘肩上。七娘啊地一声惨叫,跳了开来。却是张蕊珠一脸关切地问:“阿姗,你怎么了?看着很不好的样子?”四娘六娘也走了过来问她怎么样。

    苏昕捏住七娘的手:“没事,阿姗就是担心九娘。越想越后怕!”

    六娘由衷地钦佩道:“九妹那么小的年纪,却能舍身勇救四公主,真是——”她竟然一时想不出用什么词来描述了。

    四娘微笑着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九妹这次立了大功,待午后捶丸赛大展身手,这汴京城,还有谁不知道我家九娘的呢?”

    苏昕和七娘对视了一眼,各自垂首不语。

    ***

    宝津楼的偏殿里,四公主赵浅予正躺在榻上,对着高太后细声细气地说着自己得救的过程。她年龄虽小,却伶牙俐齿,这一摔,空中停留,再摔,九娘救她,抱旗,太初甩枪,六哥入水。她泪盈盈的,却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榻边的高太后向皇后陈婕妤,还有梁老夫人都被她说得心一上一下,又惊又怕。

    赵浅予想了又想,还是没说有人背后推了自己。上一回,她的乳母忍不住同陈婕妤哭诉赵璎珞把她从慈宁殿的台阶上推下去。当夜就被婆婆命人杖杀在她面前。六哥后来抱着她让她哭,可是她哭不出来。

    高太后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摇着头,朝梁老夫人赞许道:“孟子一脉,果然仁厚。你家这小小稚女,竟能舍身救阿予。真该让天下人知晓,当为天下人楷模啊。老身看,应让礼部好生表彰一番。”

    赵浅予一听,大喜:“婆婆,就是就是!”

    梁老夫人赶紧跪了下来:“娘娘,折杀孟氏一族了。九娘所为,出自本心。全赖大赵以仁德治天下,升斗小民才能得以教化,铭刻在心。岂可归功于她一人?落水一事,阿梁斗胆,还请娘娘勿表彰于她,也别赏赐她什么,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赵浅予瞪圆了桃花眼,这位婆婆太不讲理了!怎么救人的好人却不能赏赐和表彰呢?

    高太后却长叹一声:“阿梁你小心谨慎了几十年,还是这个脾气,老身知道你的苦心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一贯爱护这些小的。你放心,我心中有数的。只是委屈了你家九娘。这有功的不赏,不能赏,老身这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赵浅予眼珠子转了转:“婆婆,要不,明年让阿妧来做我的侍读女史吧?我喜欢她。最好天天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她还能教我捶丸呢。”

    梁老夫人却又道:“多谢公主美意,只是九娘生性顽劣,在家中已经多次闯祸,实在不宜在宫中侍候公主。”她又向高太后叩谢。

    高太后拍拍赵浅予的手:“好了,这个以后再说。”她沉吟了片刻:“来人。”

    秦供奉官垂首应了。

    高太后说:“今日阿予受惊过度,那孟家的小九娘落水刚刚才获救,你去同官家说,老身的意思,今日公主们的捶丸赛就此罢了,明年再赛就是。这呈百戏的时辰也已经晚了许多,还是赶紧让他们开始吧。”

    秦供奉官笑着说:“娘娘英明,这会儿才刚开始打水秋千呢。恐怕今日的百戏得晚一个半时辰了。小的这就下去禀告官家。”

    这时外面女史进来禀告说郡王被官家唤去了,孟家小娘子手臂脱臼,刚治好,上了药,等着在殿外觐见。

    高太后点点头:“快把这好孩子带过来给老身看看。”

    九娘右手手臂还吊在脖子上,身上衣裳都换好了,头发也梳整齐了。进到殿里,她先对太后皇后行了觐见跪拜大礼。

    高太后示意女史将她扶起来,招招手让九娘走到近前,拉着她的左手上上下下看了又看,对梁老夫人赞叹:“到底是你教出来的孩子,同你家六娘一样,这礼仪没得说,人也纯正仁厚,唉,真想留在老身的身边。自从淑寿嫁了人,慈宁殿就冷冷清清的。阿予又调皮,坐不住。”

    梁老夫人又欲跪下,高太后摆摆手:“好了好了,老身不同你抢,这孩子是老大家的还是老二家的?”

    梁老夫人回禀:“禀娘娘,九娘是三子孟建庶出的幼女,今年七岁了,刚入了族学。”

    高太后和向皇后都一愣。梁老夫人赶紧道:“这孩子是阿梁身边的慈姑从小带大的。”

    高太后想了想,才笑着说:“怪不得,是个好孩子。你今天救了公主,想娘娘赏你什么?”她低头看向九娘。

    九娘心底暗暗好笑,若说对太后的熟悉,恐怕除了梁老夫人,向皇后,宫中也没有人比得上她了。她装作听不出高太后口气中的冷淡和考验之意,仰起小脸说:“谢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