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7

分卷阅读177

    穿戴好祭服了。这边的燕王竟然还在沐浴!

    这会宁阁的司设和司饰都当的什么差!真是皇子不急,急死女史!竟然由得燕王殿下自己沐浴,还已经好些年了!敢情这位王司正身为司寝女官,只是口头说说就算当好差了?被她腹谤不已的王司正,在一侧垂首敛目肃立着,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周尚服忍不住提裙走上两层台阶。王司正毕竟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实在也不忍心多加斥责。分在燕王殿下这里的人,眼里只有燕王的话才是宫规。整个皇城谁都知道这个不能明说的规矩。

    她轻轻叹了口气,这燕王殿下怕是早就知了人事,面子薄,不好意思给女史内侍们知晓才这么别扭的。鲁王十四岁时,吴贤妃就奏请圣人,赐了侍寝宫人。去年夏天,太后娘娘亲自选了四位侍寝宫人赐给了吴王。这皇子们通晓人事,乃人伦天理,有什么好别扭和好害臊的!

    只有这位燕王殿下啊!年初圣人亲自过问,特地选了四位侍寝宫人,丰满者有之,纤瘦者有之,艳丽的有,清秀的也有。可陈婕妤却说不急,过几年再说,硬是回绝了圣人的好意。那原本被选中的四个宫人别提多失望多伤心了。过几年?还过几年再说?过几年有两个都该到了出宫的年纪了。

    周尚服忍不住朝会宁阁紧闭的大门多张望了几眼。这样的才华,这样的容貌,若不是这样的脾气,年轻点的女官哪里把持得住!想到这件事以后,燕王殿下甚至去圣人那里,把会宁阁里稍微有些姿色的女史和宫女都换成了内侍。难怪李尚宫都担忧燕王殿下由于过于美貌有那个倾向了。真是可惜啊!

    终于,会宁阁的门大开。两个内侍奔了出来:“王司正!殿下好了,快请进来。”

    林尚仪的眼风跟刀子一样划过去。两个内侍立刻肃容敛目,垂首静立不语。

    周尚服来不及理会这些细枝末节,匆匆带着王司正进去监督宫人们为燕王穿着祭服了。

    会宁阁里的赵栩自己沐浴完,身着白罗中单,头发也已经由宫女熏干束起。正堂之上,林尚仪亲自引导他焚香。焚香完毕后,周尚服指导宫人们赶紧给他穿上绣着山、龙、 雉、火、虎蜼五章图案的青衣,前三幅后四幅,亲自上前为他仔细整理好。再着绯色绣了藻、粉米、黼、黻四章的六幅罗裳,宫女将罗裳下摆小心翼翼地对齐,让之垂落下来。周尚服接过绯色绣山、火二章的蔽膝,替他系好。王司正赶紧为他束上绯白罗大带,谨记千万千万不能碰到燕王殿下的身子!又系上以金涂银的革带,佩戴上玉佩和锦绶、青丝网双玉环,还有玉装剑。再穿好绯罗袜,套上黑色镶朱色滚条的木底高靴。

    最后赵栩坐正了,由周尚服亲自为他戴上涂了金银花额的九旒冕,插上犀、玳瑁簪导。

    周尚服退后两步,仔细打量过以后,行礼道:“祭服已经穿着好了,请殿下移驾。”

    众人见赵栩身穿祭服,那不似世中人的姿容,轩轩如朝霞举,不由得纷纷五体投地,心悦诚服。这样的绝世风姿,才配代官家前往太庙告祢啊!

    太庙门口早早被禁军团团围住,各色旗帜招展,庶民士子皆远远避让。

    苏瞻身穿朱衣朱裳的祭服,戴貂蝉冠,佩瑞草地毬路文芳团带,系金鱼袋,穿黑色镶朱色滚条的木底高靴,手捧牙笏,站在众臣的最前方,身后是一片身穿绯服的重臣们,静待吉时。

    吉时一到,赞礼唱:“有司谨具!请行事!”

    太祝穿祭服沿街而上,开始迎神。他身后跟着祠部的十二位祭师扛着特牲往太庙中敬献。再有十二位身着褐色祭服的旗手,高举五方旗肃然跟随。二十位手持竹帛,身穿朱色祭服的国子监上舍学子依次上前,立于两侧。

    太乐一百三十位乐工,奏吹起各自的乐器。另有一百三十人随着太祝高唱迎神乐曲:“钟石既作,俎豆在前。云旗飞扬,神光肃然……”鼓乐声恢弘,歌声传出极远。

    六皇子燕王赵栩,一步一步登上高阶。

    太祝取玉币放到篚中,将玉帛交给赵栩。赵栩躬身接过玉帛,高举于头顶。

    赵栩转身面对阶下众人,朗声高诵:“桓桓勖军旅,将将御英豪。神武诚无敌,天威讵可逃。王师宣利泽,霈若沃春膏……”。

    赵栩读完祝文,将出征一事敬告祖先,行大礼。在场众人全都随着赞礼高喊“拜——兴——拜——兴——平身!”行跪拜大礼。

    赵栩上香进酒,焚祝文,最后接过赞礼手中的祭酒,一饮而尽。他转过身来,睥睨阶下众人。九旒冕下的少年面容,灿若朝霞,意气风发。

    苏瞻垂目,率众臣再行大礼。心道难怪张子厚和老定王,都主张拥立燕王。比起鲁王或吴王,他的确有王者之气,奈何太过棱角分明,为人君,恐日后很难君臣相得。大赵出过两位过于霸气的官家,结局都很悲剧,几乎是国家的灾难啊。如今官家身体正在好转,更为信重自己,疏远了蔡佑,如果官家提出要立燕王为皇太子,自己该如何说服官家呢。

    礼毕,众臣簇拥着赵栩出太庙,往宣德楼去会合陈青和吴王。

    ***

    这日早间,孟府的牛车驶往族学的路上,平日熙熙攘攘的观音庙前,却摊贩稀少。九娘掀开车帘,凌娘子夫妇的馄饨摊竟然也没有摆出来。四个小娘子面面相觑,叹了口气。想来明日陈青率军出征,民众们恐怕大多都去旗纛街等着看今日陈青和皇子们祭旗的典礼了。

    到了学里,请假多日的张蕊珠倒是早早来了,正在和甲班的其他几位小娘子在议论今日的几大祭礼。见孟家四姐妹到了,众人纷纷问安,又说起年底的考核来。这一年里,张蕊珠和六娘的几次考核都不分上下,眼看可以双双进宫做公主侍读。

    七娘被程氏指点明白后,也不屑于参加她们的议论,心里又十分苦恼。想着六娘既然已经是太后娘娘看中要入宫的人,为何不能将这个考核名额让给自己呢。她看看九娘,觉得只有让九娘去说服六娘,自己才能有入宫的机会。

    不一会儿,尚仪先生孙娘子笑着进来说:“汴京城几十年没有行过军礼,正好丙班魏先生家的包子铺就在旗纛街上,今日也不开张。馆长说让我们甲班的小娘子们都去魏先生家中,看一看祃祭。免得每次说到五礼,你们也只能靠自己想。”

    不少小娘子就欢呼起来。九娘心中却暗叹,这兵祸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