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6

分卷阅读316

    们毕竟曾是同窗,只要她亲近孟氏,执礼甚恭,就算孟氏做了吴王妃应该也不会为难她。不想孟氏看起来雍容端庄正气凛然,得了太后娘娘的抬举后,竟然如此善妒狠毒!

    六娘坦然面对着赵棣的目光,心下难免觉得莫名其妙,她怎么就被吴王和张蕊珠看成了棒打鸳鸯的罪人了?连她自己还不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这两人一个存心嫁祸贼喊捉贼,一个演这种情深意重生死与共的戏,还真是令人无语。想起阿妧说过的话,她淡淡转开视线,看向仍然面色如常的婆婆和略带忧虑的娘亲。

    从福宁殿赶来的官家侧身和向皇后商量了几句,让人去请越国公主。

    耶律奥野进来后重复了一遍大殿外说过的话,又被请去东偏殿喝茶。

    赵棣忍不住道:“爹爹!娘娘!越国公主和蕊珠她们之间隔着这两个女史,怎能看得清楚?公主的话实在武断!蕊珠最爱护腹中胎儿,又怎么会无缘无故自行滑倒?如果不是孟氏故意推搡,女史们又怎么会来不及护住?孟氏粗鲁无礼心思恶毒,理应严惩!”他眼中微湿,声音都气得发颤。

    高太后沉声道:“五郎,你说孟氏粗鲁无礼心思恶毒?老身看着她长大的,竟没看到过半点粗鲁无礼,是我老眼昏花了吗?还有你这心思恶毒从何说起?她一个有封邑的朝廷县君,为何要对你府里的一个小小侍妾动什么恶毒心思?”

    一旁侍立的钱妃,已经慢慢冷静下来,闻言忍不住看向儿子,盼着他千万不要顶撞太后。

    赵棣涨红了脸,他自然说不出口娘娘要把孟氏嫁给他做吴王妃一事,片刻后才说道:“娘娘!蕊珠昔日在孟氏女学,处处压着孟氏,排在女学榜首进宫做了公主侍读。孟氏心存嫉恨,难免不愿和蕊珠亲近,才下手推搡。”

    官家眉头皱了起来,五郎重情固然很好,可为了一个侍妾如此强词夺理,实在有些不登大雅之堂。

    高太后手中的茶盏重重落在案几上,身边的钱妃打了个寒颤。赵棣胸口起伏了几下,终于还是朝着太后和官家跪了下去,耳中听见外面传来一声极尖的喊叫,叫的正是五郎。赵棣急得心都碎了,几乎忍不住要冲去西偏殿应一声。

    梁老夫人看看六娘的神色,微微点了点头。

    六娘起身跪倒在地:“陛下,娘娘,圣人,淑德有几句话想对吴王殿下说。”

    官家点点头:“你且平身,但说无妨。”

    六娘谢恩后站起,对着赵棣坦然道:“殿下,请恕淑德冒犯了,事关我孟家一门声誉,淑德不得不自辨几句。方才殿下说淑德因往日女学里屈居永嘉郡夫人之下,故心生嫉恨,此言非实。我孟氏女在族学里读圣贤书,不求功名利禄,只求明理处世修身齐家而已。淑德虽然不才,若非翁翁孝期,也能入宫做公主侍读。既然没有功名利禄利益需要相争,淑德为何要嫉恨夫人?”

    赵棣瞪着六娘,一时答不上来。

    六娘转向上首的太后和官家,屈膝道:“淑德虽不智,却也不会愚蠢到众目睽睽之下推搡怀有身孕的永嘉郡夫人。夫人一时滑倒,淑德鲁钝,没能及时拉住夫人,是淑德的错。还请陛下和娘娘责罚。”

    向皇后叹道:“傻孩子,哪有做好事没做成就要被责罚的道理?那天下人谁还敢行善呢?淑德你自小常出入宫中,品行纯良,娘娘和我都看着的。这次是张氏自己不小心,一时情急冤屈了你。你受委屈了。五郎莫要再胡搅蛮缠。”

    官家看了看高太后,又看了看还跪在地上气愤填膺的赵棣,心中了然,点了点头道:“好了,梁老夫人你们先回去吧,此事和淑德无关。淑德受委屈了。”官家传令赏了六娘三十匹锦帛,一百两白银。梁老夫人带着吕氏和六娘谢恩告退而去。

    殿外已经没有了张蕊珠的声音,赵棣情急之下微微挪了挪身子:“娘娘!”

    高太后却不理他,淡然道:“来人,张氏身边的这两个女史,护主不力,先送去尚书内省,日后再严加发落。”

    官家叹了口气:“起来吧五郎,你先去看看张氏如何了。”赵棣起身行礼匆匆去了。钱妃见状也识趣地退了出去。

    大殿上只剩下高太后和官家向皇后三人。

    “娘娘,我心意已定,欲立六郎为皇太子。孟氏贤德和顺,堪为佳媳,待她入宫后还请娘娘好生教导两年,再行皇太子纳妃礼吧。”官家垂眸说道:“那次我大病初愈,娘娘亲口答应过的,我也答应了娘娘无论立谁为皇太子,必纳孟氏为太子妃。”

    高太后深深看了官家一眼,端起身边的茶盏:“官家意已决,老身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孟氏入宫后,老身自会尽心尽力教导。”

    官家没料到太后这么好说话,一愣,看看她,心中涌上了歉意:“契丹的和亲国书二府正在商议,无论是五郎还是六郎,或者是三弟,娶公主都无妨,封一个夫人就是。娘娘意下如何?”

    高太后点点头:“越国公主年纪是大了些,但若不能生养反而是好事。既然官家你要立六郎为太子,又要两年后才纳太子妃,不如让六郎先迎娶公主,封为夫人,也显得出大赵对契丹联姻的重视。”

    官家略一思忖:“年纪大一些才好,懂得照顾人。娘娘说的有理,明日常朝,我同相公们商议看看。”

    “我让六郎过些天陪越国公主去静华寺赏赏桃花,他们若能亲近亲近,成亲后能和谐共处,于大赵和契丹也是好事。”高太后端起茶盏。

    向皇后叹道:“娘娘思虑周到。六郎那性子还是有些高傲,亏得越国公主明理通达,我看他们在延福殿那次还有说有笑的,真是难得。”

    官家笑道:“六郎竟会和公主有说有笑?我倒要问问他了。”

    外边林尚宫进来禀报:“永嘉郡夫人不幸小产,折损了一位小皇孙。夫人平安无事。”

    官家和向皇后喟叹不已,命人赐了不少补身子的药材和银两锦帛。

    高太后叹道:“都是天意啊,可怜五郎最是心软重情,还不知道怎么难过呢。就让张氏在我这里休养三日再回吴王府去吧。”也命人赐下了不少药材、银两。又取过一旁的一柄白玉如意:“这个赐给张氏,讨个彩头,但愿她早些再有身孕,好为五郎开枝散叶。”

    疼昏过去的张蕊珠醒来时,天已昏暗,屋内已点亮了琉璃灯和烛火。慢慢恢复了意识的她慢慢转过眼,看到一旁案上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