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2

分卷阅读382

    寒的道理。”

    九娘一凛,皱起了眉头。牵涉到女真和契丹,恐怕朝中更忌惮契丹多一些。赵栩也一直提过身为大赵子孙,当为中原收复燕云十六州。

    “若能见到他,我定同他说。”九娘福了一福:“九娘送公主出去。”

    ***

    又过了三天,朝中和坊间传言更甚,倒没有人再弹劾苏瞻了,都说新帝守灵,太过劳累,听政了半日,晚间不等到召对,就已病了。

    赵梣的确在福宁殿寝殿里起不了身,肚子疼得他满床打滚。向太后看着院使,难掩焦急的神情。

    院使小心翼翼地回禀:“启禀娘娘,官家怕是前几天腹中空空,这几日吃多了才——”

    向太后沉下脸,转头吩咐:“把福宁殿的司膳典膳都传了来问话!”

    赵梣竭力伸出小手,拽着向太后的袖子:“娘——娘!不——不怪她们!”

    向太后看着他小脸都疼皱了,伸手用帕子替他拭了拭汗:“十五郎心慈,是好事,可规矩是规矩,若纵容了一个,宫里就乱套了。”

    福宁殿前殿中,人头济济,正在夜间召对。平时官家坐着的御座空着,太皇太后坐在御座左下首,吴王赵棣静立在她身后。定王坐在右下首,赵栩站在旁边,听着枢密院的朱相侃侃而谈。

    苏瞻皱着眉头,二府其他几位相公、枢密院的几位院事和六部的几位侍郎也都凝神听着。三衙的各位都指挥使也都在。

    张子厚拢着手,有些走神。按估算,他去秦州的手下应该有人抵京报信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

    人物谱系图发在微博上。小麦-麦麦。

    黄龙府: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

    辜负秾华过此身:出自唐代罗隐。任是无情也动人也出自此诗。

    ——废话一箩筐可以不看——

    昨日一位朋友也是书友,说到隔着屏幕,能感受到我的写作状态,她说感觉最近都气定神闲,写得很放松。

    的确如此,连载文太考验作者的状态,真实生活中的点滴,都会有影响。村上春树在一书里写道:

    “写出一部并非多大的难事。写出一部上乘的,对某些人来说也并非多大的难事。虽不说手到擒来,也并非难以企及。不过,要持之以恒地血下去却难之又难,绝非人人皆能。正如刚才说的,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特别的资格。而它与'才华'恐怕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确实如此,我也曾自以为文笔不错,有些小阅历。但才历经这六个月的连载,就已经要狠狠打自己的脸了。是的,很喜欢写,不觉得累,但依然会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我这样的写作,不属于天才型选手,只能吃老本。可能部分细节,某个地点,某个名词,是可以靠查询搜索的。但大部分,只能是靠肚子里的半桶水。80万字下来,常觉得叙事方式单一,词语匮乏,也会很苦恼。

    但如村上春树所言,尽管如此,还是想写、觉得非写不可,那就写!

    另外一个感受,是村上春树道出了一个真相:号称作家的人基本上都是自私的人种,毕竟大多数家伙自尊心很强,竞争意识旺盛。他说经常听说作家结下深厚情谊的佳话,但他很少贸然轻信这样的故事。他认为真正亲密的关系不可能维持那般长久。

    哈哈哈。我还是很喜欢这样说真话的家伙。

    推荐真好看。这样的编剧,真是拜服啊。

    第184章

    两日来, 无论是垂拱殿早朝、后殿再坐还是夜间召对, 众臣说得最多的就是契丹女真一事, 渐渐分了两派意见, 以枢密院朱相为首的主战派提出趁机联合女真, 攻打契丹, 收复燕蓟。以苏瞻为首的主和派提出遵守澶渊之盟, 派使者往前线调解, 促成女真契丹坐下和谈。主和派里又有像谢相这样主张应帮助契丹攻打女真的。

    赵栩得了九娘送的信, 细细读了几遍,有些不服气,心里对苏瞻不免好奇。幕僚们整理后的密报和建议送到他手里, 也只比耶律奥野晚了大半天。他心里已有了定论, 想着肯定不能帮女真打契丹,没想到张子厚却赞成谢相,力争应该出兵攻打女真。他便也不出声,留神听着二府各部官员们能争论出什么新花样来。

    福宁殿素幔无饰,其他一如往昔。青绿古铜博山炉静静立在金砖上, 冷冷清清,无一丝氤氲。往日官家常用的龙涎香, 因太皇太后不喜, 司设女官不敢再用, 特意从奉宸库里领了十来斤莺歌绿伽南香,用三佛齐王国来的锡制雕花大盘盛了,放在殿内, 整日里满殿奇香,萦绕口鼻。众臣也因此个个精神抖擞,说话的声音都比往常大了许多。

    “臣力主和女真结盟共灭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朱相因面色发红,语气激动,掷地有声。朱纶此人,办事细致周密,谨守礼仪重规矩,会站在太皇太后一边不足为奇。赵栩自从知道他奉太皇太后旨意,调用侍卫亲军步军司去劫持舅母魏氏一事,就对他十分戒备。

    “后唐无耻,割让燕蓟等十六州给契丹。列位臣工难道忘记燕云十六州于我大赵之意义?忘记了兴国年间,太宗北伐契丹未果,在高梁河中了箭,伤心而归?忘记了雍熙年间岐沟关大败死伤者壅塞沙河?!忘记了德宗时候澶渊之盟的耻辱?契丹如今每年索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如今有机会一雪前耻,收复燕蓟,苏相却一再反对,太过怯懦!”朱纶实在不满苏瞻气定神闲的那幅模样,也顾不得忌讳了,索性大开大合直逼苏瞻。

    他的每一句话,都说得众人面色剧变,大赵建国以来,这燕云十六州,就不太能提。大赵契丹结盟,虽是兄弟国家,可总是家里有点钱的哥哥往弟弟家送钱,还越送越多,这人心里总膈应得难受。虽然成宗和先帝都和契丹寿昌帝神交已久,但众臣被朱纶这几句重话说得实在戳心戳肺。三衙的几位都指挥使更是面露不忿,跃跃欲试。

    张子厚抬起眼看了看苏瞻。见苏瞻依然不急不躁,毫无怒气。他对苏瞻最是了解。苏瞻向来保守,当年新旧两党相争,他年纪尚轻,却已经是司马相公的得力心腹之人。他在朝堂上极善引经据典,却又不死板,还常去农田村县,数据扎实严谨。好几项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