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24

分卷阅读424

    的,两位管事就看见火光冲天,走近了大吃一惊,巷子里的潜火兵推着云梯正高声呼喝着,开封府的衙役们三五人扛着大水囊跑得飞快。

    “齐国公府走水了——!”前头穿来许多人的呼喊。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撒天箕斗灿。出自曹公第七十六回。

    2、地湿莎青雨后天。出自。袁枚说苏轼的诗词有才但无情,深以为然。他说古风需要学李、杜、韩、苏四大家,是因为他们太有才了,不屑于细致入微,用音乐演奏会出现音节不和谐的情况。哈哈哈。

    3、生育习俗,出自、、。

    ——废话一箩筐——

    老作者除了平时练字用的诗集,一直很喜欢翻翻各种笔记和诗话词话,背诵词藻避免老年痴呆症,有兴趣的找一找出处和类似句消磨时间。

    话说我老年痴呆大概和太宅有关系,出门一定要走回去看看门锁了没有,上个月两次烧水煮面,被招呼出去吃饭,立刻拍屁股走人,忘记关火,在外头悠哉悠哉吃完还逛个街,一回家,天哪,幸好锅子够好,不然大概是燃气爆炸一堆废墟等着我,后怕得要死。扔掉了两个不锈钢好锅,心疼。现在家门口到处贴满了小朋友写的大字“关火!”大门里,走道上,钥匙盘旁边也贴着。至于忘记带钥匙,那是常态。所以现在领悟老伴的重要用处,降低一个人生活的危险系数。

    第205章

    孟府众人告庙祭祖后, 众人又回到翠微堂。说起后日洗三的事, 吕氏笑着请老夫人放心, 槐条和艾子都备好了, 又说长房早准备好了客房安顿收生姥姥。

    梁老夫人点头道:“甚好, 你早些订上三条船, 等二郎办了满月洗儿会, 六月十五是个吉日, 除了留京的, 都随我南下罢。”

    吕氏赶紧应了,众人心里虽也都早就有了准备,听到出发的日程已定, 不免都感慨万千, 一时翠微堂里就静了下来。

    等众人依次告退,九娘亲了亲眼皮都抬不起来的孟忠厚好几口,才把他放到乳母怀中,要跟着程氏七娘回木樨院。

    孟在却开口道:“阿妧留一留,大伯有话同你说。”指了指自己身旁, 侍女赶紧将绣墩搬了过去。

    九娘一怔,对孟建和程氏行了礼, 转身到绣墩上坐了。

    程氏看了欲言又止的孟建一眼, 拖了他就走:“那些个宫里朝中的事, 你不用管!”还有一个月就要走,她手中的产业还有许多要处置,又不想都留给孟建打理, 怕再出幺蛾子,还有七娘的亲事看来要等去了南边才能再找。团团乱剪不断理不清,桩桩件件都要商量呢。

    堂上伺候的众人被孟在遣了出去,梁老夫人还在摩挲着数珠,口中念着。

    “六郎近日在做什么?你可知道?”孟在单刀直入地问九娘。

    九娘轻轻摇头道:“六哥好几日没有音信了,我告诉二婶的都是从这几日的皇榜推断的。大伯,出什么事了?”

    孟在顿了顿,看向上首的老夫人:“明日或后日,我就要调回殿前司任都点检。”

    梁老夫人手中一停,睁开眼看向孟在。

    九娘蹙眉问道:“殿前司都点检,似乎没听说过有这个职官?”如果是赵栩的安排,说明他怀疑阮玉郎要对赵梣下手甚至嫁祸给他,才要将孟在调回宫中整肃禁卫掌宿卫之事。

    梁老夫人默然了片刻后沉声道:“殿前司都点检和副都点检,均在都指挥使之上,入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伯易,大赵最后一位殿前司都点检,是你爹爹。”孟山定当年以殿前司都点检的身份,安排宫内成宗山陵宿卫。先帝登基后,裁撤了这两个职官,使得殿前司和侍卫亲军一样只有都指挥使统领,互相牵制。如今复设,眼看殿前司又要压在侍卫亲军上面了。

    孟在点了点头:“母亲,那夜柔仪殿,阿妧也在,伯易就不避开她直言了。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母亲您一生对娘娘忠心耿耿,又不忘顾念孟家上下,伯易对您不敢有怨言。但无论在私在公,伯易和孟家都只能也只会站在六郎身后,吴王一竖子尔。下个月母亲带着家人去苏州,就请好好颐养天年,享天伦之乐吧。”他顿了顿:“您放心,六娘是我孟家人,我会护着她的。”

    梁老夫人凝目看着他,这位孟山定和陈氏的儿子,她尽心照顾了好些年的孟家嫡长子,不苟言笑,也不亲近她,这些话大概是他这些年和自己说过的最多的话。她突然想起先帝山陵那夜,太皇太后死死拉着她的手,笑得满脸是泪:“阿梁,你知道吗?大郎竟然要打发我去西京赏花呢!”

    “那夜——”梁老夫人翕了翕嘴唇,无需解释,无可解释:“家里的大事,你看着办就好。”她看向门口,叹息道:“伯易,你记住了,没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不只是你,还有家里着许多儿郎们呢。”

    孟在淡然道:“我和爹爹不同,有些事,我不会做。”他骨子里的那一半陈家的血会沸。

    九娘起身告退,孟在也站了起来。

    退出翠微堂时,九娘看了一眼婆婆,见她又合起了眼,开始摩挲着手中的数珠。一旁的琉璃灯,将她的影子投在地上,有些扭曲,身边没了贞娘的婆婆,看起来这么孤单。

    院子里忽然传来几声新蝉初唱,薰风拂处,绿槐摇动。

    “大伯,婆婆她——”九娘看着廊下提着灯笼就要大步而行的孟在,轻叹了一声。

    孟在慢了下来,横过灯笼,看着月华下如水沈烟一般的少女,点了点头:“阿妧,那夜你做得很好。大伯还没谢过你。”

    九娘抿唇微笑着摇摇头。

    孟在看看翠微堂:“你婆婆没得选,却还是定了南下。她先是孟梁氏,才再是太皇太后身边的梁老夫人。她记得这个,我就依然敬重她。”

    九娘点了点头。

    两人正要离开,外面急匆匆来了位管事娘子,对孟在和九娘行了一礼:“郎君,去齐国公府报喜的两位管事回来了,说齐国公府遭贼人放火,走水了!”

    九娘心一沉,孟在镇静地吩咐:“将他们传到外书房——不,传到广知堂去。”

    管事娘子看了看翠微堂。孟在道:“不用劳烦老夫人了,你去传人,再去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