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6

分卷阅读466

    陈太初又失踪不见,秦州凤翔相继失守,秦风路一大半已落入西夏之手。陈青随军出征,却无决断之权。魏氏一个人怀着身孕怎能继续住在相国寺。还有赵栩的腿伤。不知道这众人拼死辛苦得来的胜利,算不算胜利。阮玉郎又去了何处,做些什么,女真和契丹之争又会如何。

    苏瞻在二府八位和赵昪说完话,想着高似的真正身份和赵昪复述的话,心里难受之极,几乎是神魂不守地游荡到东华门,正遇到九娘下了肩舆。

    九娘没想到苏瞻还未离宫,看苏瞻的神色,揣测昨夜见到高似恐怕对他打击极大,便上前福了一福:“多谢表舅昨夜带我们入宫。” 因陈青离任后并未挂职大学士,无宣召进不了宫。九娘从北婆台寺出来就和陈青直奔百家巷求见苏瞻。苏瞻因有资政殿大学士的贴职,听到所请,当即不问因由,立刻带她们入宫。

    苏瞻看着九娘,半天才回过神来,想起赵昪所说陈太初失踪一事,再想到先前田庄见驾那次,陈太初御前那般维护九娘,现在陈太初却已经是自己的侄婿,九娘却和赵栩同历生死,不由得蹙眉道:“陈太初失踪,你可知道了?”

    九娘点了点头:“表叔将要出征,表婶一人怀有身孕,住在相国寺很不妥——”

    “我同汉臣说过了,阿昉今日会去相国寺,将魏娘子接来百家巷。”苏瞻当先出了东华门,九娘看着他一贯高大挺直的背佝偻着,背影说不出的落寞,不禁有些心酸,轻声说道:“多谢表舅。高似——”

    苏瞻猛地转过身,垂目看着还不到自己肩膀的少女:“你二伯起复后依旧做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加封了大宣,昨夜恐怕替吴王拟了禅位诏书,如今吴王下狱。你回去同老夫人说,让你二伯同谢相去说清楚,还是辞官的好。”

    高似两个字,竟连提也提不得了。九娘轻轻点头应了,刚要道谢,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呼喊。

    “九娘——!”

    苏瞻抬起头,九娘转过身,见不远处一人,戴着的双脚幞头已歪歪斜斜,不顾仪态一路小跑而来,却是张子厚。

    作者有话要说:  注:

    过渡一下,有点甜不?

    谢谢大家。

    章节提示那句词出自宋代吴潜的。

    三联老主编朱伟老师微博正好今天介绍了吴潜的词。摘录如下:

    今日农历四月九日,吴潜当年此日有满江红词:“饤餖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

    我不厌,尊罍挈。君莫放,笙歌彻。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饤餖本是堆在盘里食品,此指杂陈。罍是酒樽,喜欢结尾的“半醺便觉乾坤窄。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

    那天看了一个蜀锦传人的纪录片,也很有意思。四川是个好地方。

    第227章

    仰视白日光, 皦皦高且悬。苏瞻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 看向张子厚, 皱了皱眉, 张子厚何时同孟九如此熟稔了?相识几十年, 极少见到他这么失态。

    张子厚知道九娘出宫, 从都堂一路跑过来, 远远见到苏瞻和九娘在说话, 竟急出了一身汗, 临近了才放慢步子,理了理衣冠。微风拂来,艳阳之下的苏瞻依旧高大挺拔儒雅倜傥, 未戴帏帽的九娘容颜比正午日头还艳三分, 让人不敢直视,站在苏瞻身边十分般配,倒似一对脱俗出尘的神仙眷侣。

    张子厚口中发苦,脚下一停,转念想到孟九如今是苏瞻的表外甥女, 步伐顿时轻快起来,清隽面容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苏大资安好。”张子厚拱手道。

    “张理少。”苏瞻淡淡点了点头, 他虽然已罢相, 资政殿大学士却是正三品, 位列张子厚之上。

    张子厚含笑道:“多谢大资昨夜带陈青入宫,又在二府八位等了半夜,快回去歇息歇息, 张某不送了。”他转向九娘柔声道:“殿下让我送你回翰林巷,正好有些事,我要见一见你家老夫人。”

    九娘笑道:“多谢张理少。”她倒也事想问张子厚。

    他这是在赶自己走?苏瞻目光在张子厚面上盘旋了两下,见他一扫往日阴鸷沉郁之气,意气风发,和九娘说话甚是亲昵,又带讨好之意。想到前些时京中传闻张子厚遣尽府中姬妾一事,再看一眼九娘的笑颜,苏瞻便起了警惕之心,不动声色地道:“可巧我也有事要同梁老夫人说,一同去就是。阿妧不要骑马了,随舅舅坐车。”

    九娘一怔。张子厚已拱手道:“多谢大资体贴,正好子厚也累得不行,骑马恐怕会睡着摔下来,多谢有车送我们,一起一起。”

    马车沿着高头街往南门大街行去。车上氛围古怪,苏瞻冷眼盯着张子厚。

    张子厚絮絮叨叨说着赵檀案、田洗案,又称赞赵栩:“赵元永上次歇脚在建隆观,燕王殿下便从开封府调了所有道观寺庙勾栏瓦舍的交易文书,果然有所发现,要不然昨夜还没那么快能找到北婆台寺。也幸亏你和殿下机智,留下了线索。”

    “请问理少,我四姐如今在何处?”九娘问道。

    张子厚皱起眉:“还关押在大理寺,对了,她倒有一封信给你爹爹。”他从袖中取了信轻描淡写道:“已经拆开检查过了,你看一看可有什么异样。”

    九娘展开信,看了一遍,低声道:“我带给爹爹就是。”

    “没想到贺敏竟然是太皇太后的人,这次赵棣在他手上,估计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定不了什么罪。”张子厚见她有些伤感,便岔开了话题。

    苏瞻听到贺敏的名字,刚要开口,却听九娘轻声道:“贺敏贺季正是元丰二年的进士,算是司马相公的门生,因私自上书赞成杨相公变法,被司马相公贬至儋州做判官。他娘子姓温,是曹皇后的远房亲戚。温娘子在儋州生了三个孩子,只活了一个。太皇太后怜悯温娘子,做主将他从儋州调至河间府,为避嫌疑,官职还降了一等。直到熙宁元年贺敏才进了大理寺,对太皇太后必然感激于心。吴王在贺敏手上,应无大碍。太皇太后历经四朝,在朝中施恩甚广,张理少需提醒六哥一声,不宜硬撼。”

    张子厚目不转睛地看着九娘,唇角笑意越来越浓。不错,有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