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汴京春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6

分卷阅读476

    陈太初一动也不敢动,垂目看着她仰起的小脸,含泪带笑的调皮双眼,似乎整条银河都落在里头,绚烂深邃。这双眼,他极其陌生又似曾相识。

    “阿辛——”陈太初想说让她先放开自己,那双星眸忽地弯成月牙,眨了眨:“蹲低些。”

    陈太初身不由己被她拽得低了下去。少女轻轻一跃,双手已环住他的脖颈,靠在他耳边道:“快带我走,随便你带我去哪里。”气息扰得陈太初耳朵痒痒的,他歪了歪头,颈后汗毛直竖。

    陈太初吸了口气,从怀中取出早就准备的软绳,将身后人紧紧和自己缚在一起,沿着墙角疾奔了几步,提气跃上屋顶,冷冷看了还捂着眼睛手指却分得很开的陈七一眼:“走。”

    陈七霍地站起,尾随陈太初迅速往寺后退走。不多时,院子里传来惊呼声。

    暗夜里,人如流星一闪而过。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客栈的掌柜亲自将穆辛夷安顿在最好的客房,对陈太初千恩万谢。陈太初到了种麟房中,众人都在等他,想不到事情如此顺利,反而有些惴惴不安。

    陈太初和种麟细细商量了明日出城的法子,按照和李穆桃的约定,他们只要把穆辛夷安全送到秦州,自然有人带他们去救关押在秦州秘密之处的陈元初。

    陈太初站在楼梯口,看着斜对面穆辛夷的客房已漆黑一片,他虽有很多疑惑想问,但想着去秦州还有不少天要同行,轻轻拍了拍楼梯栏杆,回了自己房间。

    推开自己的房门,陈太初一愣,见桌旁的穆辛夷正托腮打着瞌睡,看来等了他不少时间,烛火暖暖地投在她半边脸上。

    穆辛夷睁开眼,静静地看着门口的陈太初,笑了起来:“陈太初,你怎么比我还傻?”

    陈太初掩了门,慢慢走到桌边,坐了下来,摸了摸茶瓶,还是温的,便给她倒了一碗茶,推了过去:“你,和小时候不太一样。”

    穆辛夷双手捧起茶碗,咕噜噜喝了一大口,半张小脸埋在碗里,一双大眼抬了起来,看着陈太初眨了两眨。

    “你还记得小时候闷在纱帐里吗?后来你一直——”陈太初轻声问道。他想不出来,三岁的心智究竟是什么样,只能肯定不是眼前的穆辛夷的模样。

    穆辛夷放下茶碗,顾不得唇上水润:“记得啊,一直记得你。陈太初!你为何说话不算数?”她拧起眉头,委屈地问。

    “不算数?我说过什么了?”陈太初的确想不起来三四岁的自己曾经说过什么,连她的模样都早已想不起来了,看到她才模糊记起那双极大极大的眼睛,和那跌跌撞撞追着哭着喊陈太初的小女孩重叠在一起。

    “是你说要玩纱帐的,是你害得我被闷住的。你回开封前,不是来我家同我娘和jiejie说,等你长大了一定会像你爹爹那样做个大将军,然后就回秦州娶我做你娘子,照顾我一辈子的吗?”穆辛夷瞪大双眼,探过身子,最后一句话说完,几乎和陈太初鼻子贴着鼻子。

    第232章

    清脆的声音像连珠炮似的。“你别害怕, 我没生你的气, 变傻了也挺好的, 人人都对我好极了。我也不怪你, 你都把你自己赔给我了, 多好啊。”穆辛夷高兴地笑起来, 坦荡荡毫无羞涩之意:“你是我的陈太初——”

    “不过, 我不能用纱帐, 宁可被蚊虫叮也不能用纱帐, 我看见就心里慌得很,害怕。你呢?要是你一定要用的话我也没法子不用,这可怎么办呢?”穆辛夷皱起眉认真思考起来。

    十八岁的陈太初, 自记事以来认识的小娘子, 一个巴掌数得过来,千姿百态被他放在心尖上的九娘,娇憨明媚似春花的meimei赵浅予,英气高洁可亲可敬如苏昕,再就是京中那些丢香包贵女们, 纵然热情如火但也都循规守礼,从未有女子这般又似孩童又似少女, 随时又抱又靠上来的, 大咧咧说起嫁娶不知羞, 竟有赖上他的意味。

    陈太初不自觉地往后仰了一些,见她乌溜溜两只大眼往那翘起来的鼻尖处凑到一起成了斗鸡眼,十分可笑, 不禁以手握拳,抵着唇压下了笑意,才敛容认真答道:“对不住,以前的事我真不记得了。”

    穆辛夷咬了咬唇,噗通一屁股坐了回去,要哭不哭,长睫颤抖个不停,忽地跟连弩压下了机括一般:“陈太初,你想赖账?我娘虽然不在了,可我阿姊记得很清楚,我也记得清清楚楚。你还送了信物给我的,是不是也不记得了?男子汉大丈夫理应敢作敢当,怎能言而无信?你和小时候长得没什么两样,我一眼就能认出你来。”

    她比了比自己右眼角下头,又凑上来:“你看,你这里和我一样,也有两颗泪痣来着,我把我上头的这颗送给了你,你一高兴,就把你下头那颗泪痣送给我了,记得吗?”她盯着陈太初,不禁露出失望之极的神情,低声哽咽道:“你是不是连这个也不记得了?都不记得了?一点点都想不起来?”

    陈太初眉头一动,眼角忽然有些刺痛,差点伸手要去摸自己那两颗并不起眼的泪痣。

    “我时常想着你几时做了将军能来娶我回去,我不喜欢兴庆府,我喜欢秦州,喜欢翁翁婆婆——”穆辛夷从颈中拉出一条红绳,给他看:“你看,这是你送给我的,还有字呢。你再想想,是不是能想起来一些?”

    一只竹编的小鱼光滑可鉴,活灵活现,鱼嘴上穿了一个洞,悬在红绳上。穆辛夷举了起来,将鱼翻了个身:“看见吗?这是你以前学做小弓箭的时候做给我的,还刻着字,是元初大哥帮你刻上去的。”

    昏暗灯光下,鱼肚上刻着一个“辛”字,鱼背上刻着一个“太”字。穆辛夷眼中还带着泪,晶莹剔透,可他还是想不起来了。三四岁以前的事情,他实在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也都是爹娘告诉他的。在爹娘极少提起的秦州往事中,穆辛夷一直都只是穆桃meimei这个存在而已。

    他回汴京时坚持要让那匹小马叫“小鱼”,那时候他还没忘记吧,后来又是怎么忘记的,怎么再也不曾想起过这个叫“小鱼”的女孩了?爹娘是在回避自己幼时闯过的祸,还是不想他留有自责的念头才刻意不再提起?又或者是自己故意忘了她,不愿想起幼时闯过的祸?眼前的她,又为何会一件件记得那么清楚,是她自己记得还是穆桃不断复述给她听的?

    陈太初沉吟了片刻,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