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第39节
早上比较忙,因为张姐夫要趁早去买菜,能买到更新鲜更多的菜。而且菜买回来了,还得花不少时间择菜理菜,把一些菜准备出来,中午招待客人呢。 陈嫂子一个人,卖点煮面汤粉,炒粉都很忙了。饺子是可以前一天就包好,也可以直接现和面擀面,有人要就包,煮也好,蒸也好,也不过十来分钟的事情。但小笼包就算了。 “那就增加个茶叶蛋和豆浆吧。”简书枚提议。这两样都很简单,特别是茶叶蛋,基本不需要管,不过是要个炉子一口锅煮着就完事了。而豆浆也只要早上打出来,煮好放在保温桶里,有人要就打一碗出来,又方便又省事。 “这两样可以。我们早餐是可以搞丰盛一点,我们老家早餐那么多,这边就那几样,我都吃腻了。”陈嫂子说。 反正小餐馆,其实赚钱的是早上和晚上,中午这一餐,客人并不多。因为工厂中午基本没什么休息时间,大家伙都直接在食堂吃饭,极少有工人出厂吃午饭的。就算出来吃的,也基本不点菜,都是搞个快餐,又或者搞个炒粉就完事了。 在这整个工业区,中午能坐下来正儿八经点菜的人极少,除非是这一天是休息日,大家不用上班。 “那大家再想想,多搞两样吧。”管艳萍说。 简书枚却说:“别,没有时间发面,也没有人做,什么也不用多想。最普通的包子馒头要发面,要人做出来。还有油条油饼都要发面,而且还有开油锅炸。哪里有时间和人手啊。就增加这三样足够了。” “也是,现在就两个人,如果想把早餐搞的更好些,还得增加一个会做这些的人才行。”张进波也说。 其实他想到他jiejie了,张小菊挺会做这些吃食的,以前在老家时,她在早餐摊子上帮过忙。可是,她目前在工厂打工,没时间来做早餐。 就餐馆目前的形势来说,他也不好让jiejie直接辞工,专心经营早餐。因为她jiejie觉得打工挣钱挺好的,不用自己cao心,做生意又得自己出本钱,又要cao心生意不好,麻烦的很。 最重要的是,她怕小餐馆哪天赚不到钱,她自己打这个工还能挣一份钱。可以说,她也很珍惜眼前的这个工作。工厂包吃包住,平时她都极少回餐馆来睡觉的,更提来来餐馆帮忙了。晚上加班晚了,她就直接在宿舍睡了。一个星期能出来住一两天,都是为了与自己男人团聚一下。 “那就先这样吧。”管艳萍也不再要求多多,反正她自己又不能来干。 接下来,简书枚和张姐夫忙活实验她说的两个新菜。 速度还是蛮快的,酱骨架很快就搞出来了,简书枚他们自己尝过了,觉得还行,就把程秋华叫来品尝。 他看到桌上摆着的大块rou骨头,眼睛都瞪圆了,猛吸了口口水,拿起rou骨头就啃,啃了几口才满足的喟叹道:“这才叫吃rou嘛。好吃,有我家乡的味道。” 张姐夫和简书枚都松了口气,这道菜基本成功了。 简书枚还问:“你想想,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程秋华摇头,“我不是那种很会品尝的人,只知道好吃,说不出细节。你们这个酱骨架,已经很有我家乡的味道了,算是改良版的东北菜了。” 其实就是说,还稍微差了点火候。不过不要紧,多试几次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你再说几道你们的家乡菜,让我们试着做做吧。”趁着程秋华回味家乡味的时候,简书枚提出了要求。 程秋华说:“我们家乡好吃的多着呢。”他扳起手指头,一下子报了一堆菜名出来,比如铁锅炖大鹅,猪rou炖粉条,锅包rou,小鸡炖蘑菇,地三鲜等等。 其实这些菜,简书枚都吃过,甚至很多菜她都知道做法,有时候是听人说过要怎么做,再就是她闲暇时也会看看菜谱和电视上的美食节目,甚至偶尔也会动手做做。 因为上一世的某主管,爱把同事们叫到他家里去聚餐,每次还要求大家都做个拿手菜。她跟着大家也学了一些各地的特色菜。其中有位东北大姐,厨艺了得,大家都跟着她学了几手。而简书枚最会做的北方菜,就是猪rou炖粉条,跟着这位大姐学的。 她另外还跟着一位四川籍工友学过一道蚂蚁上树和酸菜鱼片。 所以,她才开口就提了酸菜鱼。 这会儿,听到程秋华说的猪rou炖粉条,她就又想起了蚂蚁上树。 反正这两道菜,都是猪rou和粉条组成的。而她特爱吃粉条,平时工厂又完全吃不到粉条。所以,她特意跟着学会了。 红薯粉其实很多人都爱吃,这两道菜其实也简单,学起来容易,但比如锅包rou这种,她就不会了。就算她东北大姐把如何做的步骤都写给她看了,也做给她看了,她也没有学会。 所以她只要程秋华说菜名,再故意的问几句有关的做法,就能在张姐夫等人面前表演自己如何实验,再一不小心就真做出来了。 程秋华虽然不会做菜,但也不是个完全什么都不懂的人,有时候也会看mama做菜,时不时的也能说两句到点子上去。 所以,简书枚又自己动手实验出蚂蚁上树和猪rou炖粉条这两个菜。至于小鸡炖蘑菇,锅包rou,她就只能流流口水了。 吃着蚂蚁上树,程秋华还说:“这是个川菜,方博洋应当会喜欢。四川菜中很有名的酸菜鱼,你会不会做?” “我还在找酸菜,准备试着做做酸菜鱼呢。”简书枚笑道。 方博洋是川籍,她提川菜,其实也是有点小算盘的。 她答应过方博洋要做菜给拿取品尝的,还没有实现过呢。现在不正是练手艺的时候吗? 第61章 谈家乡 程秋华乐呵呵的品尝完东北菜, 就等着简书枚的酸菜鱼了,可惜这个时候他不能给方博洋打电话得瑟了。因为方博洋回老家过年去了。 方家其实也远,但今年这家伙坐飞机回去的, 就是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每年过年, 方博洋都会回老家的。他是家里的老小, 读书读的最好,却最终只是出来打工了, 他不回去父母心情就不好,以为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苦和多大的罪。 他家虽然也远, 但不管是飞机还是火车下来后,转乘回家的客车非常方便, 而且也不算远,他们就住在城区。如此,他就算辛苦点,也会过年回家,以慰父母念儿之心。 简书枚的家乡虽然相对来说还更近,但他们坐了火车到省城, 要再转客车到县成, 再转车到镇上,最后还得步行回家, 回一趟家非常不便。所以,别看距离更短,但她回家一趟折腾的却更过。这就是住在乡下和住在近城区的区别了。 最重要的是,简家人也没方家人这样想念在外面打工的孩子。所以简书枚三年没回家过年, 家里也没有特别的表示。 简书枚非常想要把酸菜鱼做好, 等有机会在方博洋面前表现。 所以, 连续三天, 她都在实验这道菜,到后来,张姐夫也学会了。而且张姐夫本身做厨师活的人,手也巧,片鱼片的活儿比简书枚干的好多了,人家片的鱼片,又薄又大,动作又快又好。她片的鱼片儿,大小不一,薄厚不一,还折腾了老半天。 她这个样子把大家差点儿笑死,管艳萍还说:“书枚啊,我老认为你干什么都特厉害,今天总算见到你这笨手笨脚的样子了,原来也有和我一样的时候嘛。” 张时波也忍不住笑道:“就是,在我们心里,你就没什么不会的。可见,人还是有短板的。” 简书枚斜睨了他俩一眼,说:“哼,那我也能把这道菜做出来啊。你俩行吗?” 虽然她的刀工差了,但味道还是由她试出来的嘛。 张姐夫闷笑道:“那是,小简还是最厉害的。” 张进波和管艳萍也说:“甘拜下风。” 其实管艳萍也会炒菜做饭,哪个农村姑娘不干这个活儿呢. 简书枚如果不开外挂,其实比她的厨艺也高不了多少,都还不是尽会炒些最普通的家常菜啊。 简书枚片了三条鱼,总算撑握了片鱼片的技巧,虽然动作慢,也不能和张姐夫一样,把鱼片片的尽可能的多。但是她片出来的鱼片,确实进步了很多,再加上这道菜的味道还是由她慢慢实验出来的,所以人人都表示:“这道菜,你已经做的很成功了。可以叫程秋华来试菜了。” 程秋华不知道自己成了免费的试菜员,还兴冲冲,乐呵呵的跑过来品尝。 “好吃,和我曾经在四川吃过的一样好吃。” “那我们把这道菜推出来,你说点的人多吗?”简书枚问。 “肯定多啦,我们厂四川人不少吧,这附近工厂的也有,我都听到过很多人说四川话呢。”程秋华很肯定的说。 “那就好。年后,小餐馆正式推出酸菜鱼,猪rou炖粉条,蚂蚁上树这三道菜,外加一个饺子当主食。”张进波笑道。 听到饺子,程秋华又十分回味的说:“我们北方人吃饺子,讲究皮薄馅大,你们呢?” “谁还不一个样啊,哪个人吃饺子不想吃到多点的rou馅啊。”管艳萍笑道。 不过简书枚却想到了北方菜,都比较大盘大碗,连饺子也会更大一些,就说:“我们包的饺子可能会比你们北方人包的小一些。其余的应当也差不多了。” 张姐夫干脆说:“我们现在就来包些饺子,让小程尝尝是不是这个味。” “行啊。反正店里现成的有面粉和rou。”陈嫂子笑着去做准备了。 简书枚老家本来习惯是吃大米,面食一般也就是当早餐吃的,甚至有很多不喜欢吃馒头这种干巴巴又没有rou的东西,但包子和饺子爱吃的人还不少,其主要就是因为里头的rou馅。 但他们整个县,有几个镇都是河南人,在五几年全国大□□时搬迁过来的,这一群爱吃面食的人,和本身吃大米的人住在一起几十年了,互相之间的影响也大了。而饮食习惯就首当其冲了。 河南人也有人时不时吃大米粥大米饭,甚至吃米发糕等大米制品。简书枚他们这些本地人,也会自己做饺子,甚至包子馒头了。 这不,一说起包饺子,居然在场的人都会。 简书枚会别人不奇怪,张进波都会,就让程秋华有点不解了。 “为什么?你们省不是吃大米为主的吗?” 张姐夫就把当地有河南人的事情说了一遍,程秋华这才明白,“原来是这样啊。所以你们当地,两种饮食习惯互相影响,那你们干嘛不做些河南菜啊?” 简书枚说:“不会啊。别看互相影响了,但是在吃的方面,我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河南人自成一体,互相通婚,甚至宁愿和他们老家的人来往 ,都不太与我们本地人通婚的。而且他们保持着原有的很多习俗,并且一直讲河南话。” 张进波笑道:“就是,他们做的馒头,我们都吃不惯,我们会的面食和他们会的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我们过年时家家户户会炸麻花,做酥饼,甜的咸的,各种花式的,但他们却是做馒头,做一堆的馒头。” “那你们包饺子肯定和我们也不一样。”程秋华笑道。 “你马上就可以看到啦。”管艳萍笑道。 然后,程秋华就看到这一群人是如何擀面包饺子的了。 首先工具就不全,没有擀面杖,还是现找来的一个木棍子,其次擀饺子皮,不是切个小面团一张张擀的,而是直接擀了张大面皮,拿个小碗在面皮上扣出来的饺子皮。 “哇,你们就是这样包饺子的啊?今天我总算长见识了。”程秋华大笑道。 “你们是怎么做的?”管艳萍问。 然后,程秋华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 原来程秋华不会做饭,居然会包饺子,并且还能指点调rou馅,倒是帮了大家很大的忙。 最后大家包出来的饺子,就变成了两种地方的混和体。 不过,味道还是挺好的。 “下次就按小程说的法子做。”张姐夫都表示,程秋华包饺子是这一群人当中最厉害的。 程秋华得意的笑了,还说:“我天天和你们混在一起,都快要被你们同化的。我以后会不会也成为个大厨师呢。” “被我们同化有什么不好吗?大厨师你就别想了。”简书枚笑道。 程秋华却说:“好是好,可是我现在已经不是纯粹的北方人了,我爱上你们的家乡菜,现在连吃的饺子都变的跟家乡的有区别了。” 简书枚好笑的说:“呵,还纯粹呢。那你说我们那地方的河南人,真正的河南人会当他们是河南人吗?” “不会吧,他们身份证不都是你们省的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自称河南人?不过,也许人家就是一直记着自己的根在哪里呢?你不是说他们一直保持河南老家的习俗,也说河南话吗?” 简书枚又问:“我问你,现在大家都出来打工,在外面谈朋友结婚生子,不少人会找外省人,那你说他们生下来的孩子,是哪个省的?根又在哪里?” 程秋华被问的愣住了,过了半晌才说:“也对。以后大家都找外省人了,甚至也不生活在自己的家乡了,也不用谈什么纯粹的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了,更不用说根在哪里了。” “是吧,再过十年二十年,搞不好这个地方的人大半是外省人,大家全都是说普通话的,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是一样的生活呢。”简书枚笑道。 她前一世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长,可是亲眼见到工厂不少同事结婚生子在本地安家的,也有男的跟女的回乡去的,也有女的跟男的回乡去了。 但大家真正找老乡结婚的反而极少,多半是找了外省人。就是她的这一群同学,一起出来打工的,后面有些人之间联系也密切,居然都没有搞成功一对。 可见,大家的婚恋观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里,转变的也极大。 程秋华听了她的话,颇有感受的说:“恩,大家在外面打工的时间长了,家乡渐渐就回不去了,而会把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变成自己新的家乡了。” 他的大学同学,也一样来自五湖四海,各个省的人都有,有的人毕业分配到了学校所在城市里比较好的工作单位,离家也是十万八千里远。有的和他一样出来打工了,也同样离家千万里。而回家乡去工作的人,除非是家里有很好的对口的单位,否则极少回去。 也就说是,大学毕业后,他的这一群同学,包括方博洋的一群同学也一样。大家基本上都回不到原籍去了。而且这一辈子能回去的机率都很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