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实际上在西方,如今关于那些香料的种植依旧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比如说胡椒,胡椒一直到明清的时候,依旧是一种珍贵的香料,所以在明清小说里面,里面的人还会屯着胡椒作为硬通货,也就是到了后来,点满了种植天赋的种花人才研究出了大规模种植胡椒的方法,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就是用竹竿搭架子,这样可以让胡椒植株更好地接受阳光的照射,采摘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李悦这会儿托词自己花了一大笔钱,才从波斯商人那里知道了那里种植胡椒的方法,大家对此都是深以为然,这种宝贵的植物香料,种植方法自然是要保密的,李悦为此花的钱肯定不少。就像是中原这边,很早的时候就非常重视桑蚕的保密工作,不许外流。你走私铁器,很多时候朝廷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了,只要数量不够大,那么本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你要是敢走私桑蚕,那就是砸了大家的饭碗,那真是要千夫所指的。 借助于胡椒种植技术,李悦在这门生意里头象征性地占了一股,另外李悦还打算在琼州那边大规模种植各种水果了,耐储存一些的可以在还是青的时候就采摘下来,通过海运运输到山东这边,不耐储存的直接就可以在当地做成水果罐头或者是各种果干蜜饯。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人力才行,光是指望着从中原移民过去肯定是不行的,还是得让当地的那些土人尽快汉化。 李悦提了一嘴之后,那些驸马就是满口打起了包票,说道:“十五郎尽管放心,其他事情咱们做不了,这些事情还有什么不好做的,看着咱们的人好吃好喝,那些土人难道是瞎子不成!只要给足了好处,他们自然会乐意的!”这些驸马很多原本就有鲜卑血脉,当年什么匈奴人,羌人,羯人,乌桓人,鲜卑人,在草原上过的是什么日子,到了中原之后,差不多都被同化了,像是现在,这些鲜卑人跟汉人没什么两样,甚至,鲜卑这个词汇如今几乎已经没人提起了。所以,他们对于教化那些土人很有信心。不听话的先揍一顿,然后再给点好处,不就得了! 等到送走了一干意犹未尽的亲戚们,李治也派人过来找李悦了,问的自然是关于琼州的事情。事实上,对于这些亲戚,李治一直以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家里亲戚太多了,就算是亲上加亲的那种,他也没那么亲近。李家的皇亲国戚分为两种,一种是发家之前就有的,像是窦家,当年为了能娶到窦家女,李渊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但是,在李家打天下的过程中,这些老牌的亲戚其实起到的作用不大,谁让杨家跟李家也是亲戚呢,这些老亲横竖谁做皇帝,都得养着他们,因此,他们没必要将家当都砸下去。 可惜的是,如果是李渊在位的话,这些老亲戚日子不会太难过,李渊这个人还是比较念旧的,但是李渊也就做了不到十年的皇帝,李世民就上位了。李世民跟那些亲戚感情有限,主要是李世民手底下人才济济,为了安排这些人还来不及,哪有那么多的利益分享给那些亲戚。因此,李世民用李渊后来生下来的那些公主将原本这些亲戚打发了之后,也就不怎么理会他们了,上进一些的,给你个官职,做得好你就干着,做不好你就滚蛋,最多借着驸马的名头给你个散职,混点俸禄,至于其他的,那就算了吧! 李世民尚且如此,李治对这些姑父就更没什么感情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治虽说原本没多少班底,但他宁可提拔那些没什么根底的寒门子弟,也不愿意再用父亲留下来的老人了。主要是这些老人除了少数几个还算是识趣之外,倚老卖老的比较多,对他这个皇帝并不算尊重,李治又不是犯贱,也不想要跟李世民一样,非要挽回名声,所以,在朝堂上能忍就忍!李治觉得自己忍耐的时间足够长了,所以,等到干掉了长孙无忌之后,他觉得自己无需再忍了。 这些亲戚嘛,这么多代下来,成器的少,不成器的多,但是若是半点不管不顾,又有些不好,毕竟,这些都是正经的亲戚,正旦大宴的都是都是能坐在前列的,他们要是过得落魄,也是丢了皇家的面子!但是要是给他们安排官职,李治又是不太甘心。现在他们居然一个个肯去开发琼州,李治自然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中原真的不是什么太好的地方,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甚至是有些贫瘠的,真正的好地方一般是在热带,这些地方很适合植物生长,随随便便一把种子撒下去,就能一年两熟三熟。各种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就算是不种地,靠着采集打猎也能混个肚圆。当然,这种地方也会叫人产生惰性,毕竟,上古时期的人族之所以能够学会农耕畜牧,无非就是因为采集的食物不够吃,也打不到足够的猎物,若是随随便便就能吃饱肚子,谁还会去琢磨如何种地呢? 但是,勤劳惯了的人不会这么想,一想到那么多土地根本没有完全利用上,李治顿时就心疼起来了:“那边真有这么好?真要是这样,这么多年没去开发那里,简直是造孽啊!” 李悦说道:“这些气候湿热的地方虽说适合耕作,但是往往蚊虫众多,也容易产生瘴气,以前的时候,大家没有看到足够的利益,所以不想惹这样的麻烦,如今有了足够的利益,他们自然愿意去尝试一下。而等到真正看到了好处,大家开发南方的动力也就更足了!” --